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千三百二十七章 思潮之下的准备(1 / 2)

范政捏着手中的纸张,喃喃自语:“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好一个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了不得的诗句,了不得的气魄!能写出这番话之人,必然了不得!”

“只是,张不二,你到底是什么身份,又为何让我做这些事?罢了,我浑浑噩噩一生,孤僻无所依,漆黑大道无一友。既然你折服了我,我便为你——踏遍青山一次吧。”

船再次向北。

顾正臣疲惫地躺在船舱里,对担忧的严桑桑道:“不碍事,只是有些疲累。”

严桑桑眼眶微红:“夫君可从未说起过后背疼痛的事。”

顾正臣笑道:“说了又如何,多几分担忧,也无济于事。再说了,范政的酒喝过之后,后背已好了许多。”

严桑桑见顾正臣的手想不老实,伸手打开:“妇女能顶半边天,这番话一旦传出去,夫君怕是要得罪全天下的男人,就连格物学院的那些人,夫君的弟子,怕也不能接受。”

顾正臣讪讪然收回手,整理了下枕头:“现在说这话确实能吓坏不少人,也会引起轩然大波。男人不认可,妇女也未必敢接这句话。”

“夫君知道还说。”

严桑桑责备。

顾正臣难得享受几分轻松,闭上眼道:“对这个世道来说,范政是个疯子,离经叛道,不可理喻。但对为夫来说,他只是个可怜人,一个找不到共鸣,找不到志同道合、结伴而行,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可怜人。”

“桑桑,他的观点未必是错的,只是不符世道大潮罢了。别的不说,就说马皇后,当年若不是她千辛万苦支撑后方,照顾好一干将校家眷,让多少将官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在前线作战——”

“你说,马皇后在那个时期,是不是顶起了半边天?还有宁国,第一台蒸汽机的研制、改进、优化,第一台船用蒸汽机,第一台陆用蒸汽机,说她顶了半边天,学院里谁会反对吗?”

严桑桑摇了摇头,轻声道:“这也不过极少数,可那句妇女能顶半边天,太具煽动,似乎要告诉所有妇女,都可以做一番大事出来,不必完全居于内宅,相夫教子。”

顾正臣不知如何说,严桑桑都不相信能顶半边天,更不要说其他人。

说到底,这个时代没有相应的根基,突然冒出来一句话,谁不将你当疯子看待,说离经叛道、儒学异端都算轻的,没被弄死,只是运气好罢了。

可问题是,句容三大院已经开始吸纳外地人来做工了,金陵、泉州、广东、福州等地,已经出现了专门招募水手、远航伙计的人才市场,这意味资本主义萌芽事实上已经出现了。

而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可不只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也势必会出现一定的思想变革,顾正臣努力推动格物学院新学,为的便是人才可以跟上变化,可以去引导、控制这些变化。

但是——

思想这东西,一旦发展到某一步,必然会出现一两个甚至是更多的异类,以激进的、偏激的方式,试图让时代一下子跳过当下,进入他们理想的乌托邦。

这些人,站在未来看,有积极性。

但站在当下看,破坏力很强,伤害很大。

可大明要前进,铁轨要铺筑,火车都要跑起来了,人的思想不可能不跑一跑。

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思潮,一个好的办法,那就是应激测试。

说白了,先丢出去一点东西,刺激一下,看看世人的反应,听听大家的议论,引导下思考的方向,统一下认识,然后再刺激一下……

用几十年时间,花一两代人,去改变一些固化的思想,比如破除儒学至高无上的地位、万年不变的真理,就很有必要,否则,自然科学的进步很可能被子曰困住。

在大明,不一定非要去宣传什么平等,追求神马彻底的自由,但理学迟早会演变为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又必然与君权神授冲突,哪天研究地震原理之后,不叫地龙翻身了,研究电之后,发现没神仙,皇帝的避雷针,只是避雷针……

范政是个异端,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异类?

只不过,范政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路,也没有办法去改变,自己比较幸运,找到了一条路,也让这条路在皇室的支持之下走了下去。

改变不能一蹴而就,但改变一定会出现。

范政,便是顾正臣对未来思潮改变应对的试炼石,兴许,也是格物学院思想进步的一块砥砺。

不过在这之前,他需要赎罪。

害自己那么惨,还敢贩卖毒物,不为大明做点事怎么行。

若是赎罪的过程中他挂了,那也只能说命不好,到时候再去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