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晚上睡觉喜欢搂着人。
以前都是和大哥睡一个被窝,大哥被搂习惯了,他可不习惯。
喜子闻言撇撇嘴:“我还不乐意去你被窝呢!”
说完,自己钻进了被窝里。
……
此时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心思。
杨家今天的婚礼办的比以前要寒酸很多。
但是放在现在,那已经算是很大的排场了。
蔬菜倒还好,拿东西能换到,但是鸡鱼肉蛋,那是现在有钱都难买的东西。
谁要是敢说这寒酸,估计得引来一大圈的人吐口水。
“哎,我粮票呢?谁看到粮票了?”
赵大妈正在翻自己的柜子,看自己的粮票没了,一阵的着急。
“红丽,你看到粮票了吗?”
见人们都是迷茫,他问向了自己的儿媳妇。
陈红丽摇了摇头:“没有啊!那柜子的钥匙,不是只有您有吗?我哪里打的开啊!什么粮票丢了啊!”
“就是杨老太给的粮票啊!我这锁柜子里,就没了啊!”
现在发的粮票那都是有使用日期的。
杨老太给的粮票是侨汇券的票,没有使用期限的。
所以这粮票她都没舍得用,也就应急或者感觉家里口粮不够了买了一点,这半个月过去,基本上没怎么动。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
赶忙翻箱倒柜的找了起来。
可是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东西在哪里。
老太太坐在床边,直接就哭了起来:“哎呦喂,哪个天杀的把粮票给偷了啊!这还怎么活啊!”
赵世堂看着难过的母亲,犹豫了一下,想要去劝说。
可是看到大儿子那无所谓的样子,眉头皱了一下,质问道:“建国,是不是你干的,你奶奶这柜子钥匙只有她一个人有,是不是你干的。”
赵建国闻言梗着脖子,不满的说道:“爸,怎么东西丢了你就赖我身上了?”
这话让赵世堂噎了一下,想说他有前科。
感觉说的不合适,最后还是算了。
赵大爷见状,不满的说道:“你爸就问问,没干就没干呗!你吼什么啊?”
听到这话,赵建国悻悻的没有再说话了。
只是表情还是十分的不满。
其他家听到动静都是好奇看了看,不知道咋回事。
这又整出来什么幺蛾子了。
第350章 拿什么来还?
翌日清晨,上班的人还没出门,杨小乐众人都已经去上学去了。
八小时单休,这是大部分上班人的写照。
话说这年代的人虽然物资匮乏一些,真的没有后世那种天天加班加点那么累。
只要不犯错误了,要是领导说话不好听,还能逮住领导一顿骂。
特别是那种晋升无望的人。
现在虽然说是实行的工资等级制度,但是每年考等级的名额其实就那么一点点,还都把握在轻工业局手里。
工人晋升工资受上级部门计划控制,特别是工资制度改革后。
所以这时候绝大部分的人其实是一二两级。
回到学校这边,众人都在那里聊着天。
“哎,小乐,小乐!”
刚刚来到地方,就被冯爱军这孙子给拉了过来。
杨小乐坐下来以后疑惑了一下,笑呵呵的开了句玩笑;“怎么了?挨你爷爷揍了?”
“嗨,胡说什么呢!”
冯爱军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这武装皮带抽人那是真的疼啊!
使劲了的话,皮开肉绽有些夸张,但是坐都不敢坐的地步还是能达到的。
随后在那里嘀咕着:“养鸡的地方我找到了!”
听到这话,杨小乐拍了拍脑袋:“大哥,这都十月份了,马上就转凉了,这野鸡都不怎么下蛋了,你还养个屁啊!除非你能弄到粮食。”
不下蛋,这是大部分鸡到了冬天的习性,除非你能喂饱了。
营养足的情况下,那是没问题的。
冯爱军见状嘿嘿一笑:“粮食我们弄不到,但是米糠和麦麸我们能弄到啊!这养鸡不也是好东西嘛!”
杨小乐对此一点也不奇怪。
米糠不用说了,想买就能买到。
就是麦麸因为现在打灰面,所以麦麸也越来越少,但是粮食加工厂还是能弄到。
大的粮站也有自己的加工厂。
想到昨天大伯说的自留地以及允许养牲口的事情,农村放开以后,城里也不可能管起来。
到时候有能耐的也能养。
估计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便点了点头:“行,我给你弄点,你要几只?”
冯爱军闻言一阵的高兴:“嘿嘿,五只,我们算了一下,五只没有问题。”
杨小乐琢磨了一下,估计这是五个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