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蘅只能统一回复,卖完了。
接着又在每样商品的图片介绍里添加上一个简单说明——【本商品现摘现晒,纯天然野生的,没有存货,每周一十二点准时上新】
确定了。
以后就每周一上新一次,卖完就只能先空着。
于是等其他买了蘑菇、吃过后想要重新购买的客人点进店铺,想要购买。
点一个:【商品已售罄】
点另一个,还是:【商品已售罄】
最后一看,整个店铺那么几样商品都没了。
再一划拉,发现了图片后面的说明,一个个都沉默了。
没想到这年头,蘑菇都要靠抢了。
同时县城这边的群里,也很快有人发现这件事,截图发群里了。
他也只是好奇,想起来就上去看一眼。
毕竟作为第一批客人,眼看着老板从一个简陋的三轮车、到现在……嗯,还是简陋的三轮车,但她开上网店啊,怎么不算做大做强呢?干蘑菇价格过于触目惊心,作为老客人,他就忍不住想着,真的会有人买?
后来事实发现,真的有很多人买。
而且好多!
第一次来看,库存还算充足。
第二次一看,少了一半,老板厉害呀。
第三次看,所有蘑菇都没了?!
【我去,老板在网上生意这么好啊?】
【恭喜恭喜啊!老板太厉害了,不过蘑菇真的好吃,卖这么快是应该的】
【哇撒哇撒,还多了好多好评,都是夸夸的】
【我记得最开始每样蘑菇库存都在六七十份左右呀,一份半斤,也就是一样三十多斤,这有三天吗?就卖完了???】
【牛掰牛掰啊,这一算,老板一下子赚了好多钱哇!】
【这么赚钱,老板做大做强,承包多点土地种菜、养猪羊呀,哈哈哈哈】
【那我们不就有好多菜菜和肉肉?嘿嘿~】
【不是,你们还傻乐呵啊?就没想过老板生意太好,就干脆不摆摊了?反正摆摊也累,直接在家里晒蘑菇网上卖多方便啊】
【???】
【!!!】
【啊啊啊!我真没想到这点】
【但是很对啊,反正都能卖空,直接网上售卖比摆摊还是要轻松一点的】
【不要啊!】
【你别说出来啊,指不定老板没想到这回事呢!】
【没事,老板不摆摊我们也可以在网店买呀】
【新鲜蘑菇比干蘑菇好吃啊!】
【对,老板真不摆摊我会哭死的】
【什么?老板以后不摆摊了?别呀,我还没吃够呢(大哭)(大哭)】
【完了,老板不摆摊?我还指望着老板年底卖肉尝一尝那不膻的羊肉呢!】
【……】
原本只是看热闹的群友一下子急了。
群里顿时鬼哭狼嚎。
赶过来取货的姜芃因为群里的动静抽空看了眼手机,立即跟自家老板汇报:“还看呢,你看着它过滤速度也不会变快,还是赶紧看群消息,你老客户都要哭了!”
沉迷看蜂蜜过滤后、流入玻璃瓶那流畅让人极度舒适状态的姜蘅:啊?
又发生了啥?
-----------------------
作者有话说:一号:老板万一不摆摊……
二号:什么?老板不摆摊了?
三号:什么?老板不卖菜了?!
姜蘅:说的我吗?[问号]
本章五十个随机红包~[比心]
第52章 黄瓜、葱油
六月下旬
刚好是多云的天气。
前一天下过大雨, 今天有太阳但不多,温度也到了二十多度非常合适的时候。
“轰轰轰……”
山野间,履带式拖拉机配套旋耕机的大家伙消耗着柴油发出响亮的动静。
走过的地方,原本有些灰色, 都变成了带着湿润气息的深褐色, 在它后方, 已经有约莫二十几亩地的范围, 从一开始遍地绿色的杂草, 到中间夹杂着枯草、土壤被晒干的灰褐色,最后变成现在这样的深褐色。
要是用无人机在高处拍摄, 能明显发现这一块跟斑秃似的。
不只是中间有两块地都是这样‘斑秃’, 靠近围栏的地方, 约莫四米宽的范围, 同样‘秃了’一圈。
因为就在前几天,这里根据土质分别种上了波斯菊、向日葵、太阳花、百日草、鸡冠花、凤仙花、虞美人。
其中向日葵可以结葵瓜子,因此姜蘅种得多了点, 差不多三亩地的范围, 剩下的几样就比较随意,将边缘填满就行。
这些花都很好种植,耕好之后请了两个人撒播,一天就种完了, 当天晚上, 姜蘅再悄咪咪下一场灵雨,第二天发芽, 到现在差不多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