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发现,这蘑菇有点说法啊!
难怪寿司摊生意一下子好起来了。
葛冬芳在吃过蘑菇后,原本的迟疑没了,决定要买一些蘑菇回来,增加一些粉面的口味,哪知她刚下定决心,天公不作美,下雨了,第一天,人没来,没事没事,寿司摊也没来。
第二天,人没来,但寿司摊主来了。
甚至生意更好了!
葛冬芳羡慕的吃自家的面都吃出柠檬味了。
她但凡能早两天买蘑菇,这会儿她家也能多一些生意的!
于是今天,老板一摆摊,她就出现在排队的人里,发现有鸡枞后,鸡枞油三个字不用想就出现在脑海里,本想着低调的买了,明天做出来后,让那鸡枞油的香味惊艳众人,替她揽客,也不用多说什么。
她在这开了好些年面馆,经常来这边的人都认识她,见她这样说,一个个都很捧场的说:“那说好了,明早我过去吃,老板你可别没做啊。”
“不会!”葛冬芳爽朗道:“保管你们明早吃得开心!”
到这,她也没再多停留,赶紧回去熬鸡枞油。
——
当事人走了,看戏暂停。
姜蘅意犹未尽收回目光,看向面前的客人,扬起笑脸:“你好,要买点什么?”
客人熟练的挑拣、装袋,再尝了两颗桑椹,满意的说:“蘑菇就这些了,桑椹来一斤……”
姜蘅一边称重,一边计算,发现今天可不便宜,眼前人是老客人了,每天过来买个三四十块钱,当然一天比一天多,上一次已经买了七十多块钱的蘑菇。
但今天少说两百了,还在继续点!
后面一个客人刚好跟他认识,见此女人调侃道:“嘿,小胖爷爷发财了?”
“发啥财呀!”客人,也就是小胖爷爷没好气道:“孩子大了不好糊弄,说今天再吃不上炸蘑菇,明天死活不去上学!那我不得多买点吗?”
女人顿时哈哈笑起来:“爱吃蘑菇好啊,我也买点,要是我儿子能这样,我天天给他做蘑菇,炸的煮的炒的都行。”
老头不理解的摇摇头,这么贵,还天天做?!
他这么买一回,已经是下狠心了。
一想到待会儿的总额,心就在滴血,但……其实不只是大孙子,就是他们俩老,之前几天都吃得那么香的菜,陡然没滋没味,还真的挺想的。
至于桑椹,因为大家都买,他自己也尝了,味道很不错,买点回去哄孙子。
姜蘅飞快过秤,脑子秒算总额:“一共346元,您给345就行!”
老头心更痛了,怎么就不是349元呢,这样老板肯定也只会让给345。
这么想着,手上还是很爽快的付了钱。
接着是愁孩子吃饭的女人,她就是群里被小胖奶奶安利来的,因为第一次买,还算克制,只打算一样买一点尝个味,但看见桑椹,有些馋了,装了一斤多的桑椹,最后一算,第一次消费就两百多。
付钱时,女人后知后觉意识到贵,砸吧嘴。
好吧,收回那句话。
儿子要真喜欢吃,她愿意隔三差五买。
天天买还是算了。
——
队伍进展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林一瑞,他之前买了不少蘑菇,还没吃完呢,刚好他爸妈听说他买了蘑菇想做成蘑菇酱,今天两老就一起过来了,这两天工作效率不错,下午为了准时下班更是拼了命的工作,一下班就赶过来,就是想买点桑椹给爸妈尝尝。
没打算买鱼的。
但刚刚姜蘅那么一说,他立马对鱼的味道生出几分期待,轮到他,立马指着那桶里正努力还试图翻滚逃离这狭小空间的鱼:“老板,帮我捞一条鲫鱼吧。”
姜蘅立即动手,直接去桶里抓。
被养了一天多的鱼依旧如刚被抓时那样有活力,握在手里,那大尾巴甩得……还好姜蘅眼疾手快塞袋子里,不然得甩客人一身的水,装袋子里再称重就容易多了,这条鱼不是很大,才一斤出头:“这个五十三块。”
林一瑞点头:“再帮我装两斤桑椹吧,再来半斤这个便宜一点的鸡枞,不过老板,为什么这个鸡枞比没开伞的要便宜?”
“好。”姜蘅熟练戴上一次性手套装桑葚,顺便解答:“没开伞的叫骨朵鸡枞,这种火把鸡枞,这个时间点是最鲜嫩好吃的时候,开伞的相对老一点。”
“这样啊。”林一瑞恍然,不过味道应该差不了太多,他还是尝尝鲜就行。
桑葚很快也称好,刚好两斤,再来半斤鸡枞,也是两百多块,付了钱,他脚步轻快的离开。
林一瑞买了想要的,第一时间往家里赶。
主要是他爸妈已经在微信上跟他说了,他买的那蘑菇特别好,做的蘑菇肉酱可太香了,香得他们都直接吃了小半碗。
这能忍?
大馋小子林一瑞忍不了,电动车恨不得飞起来,在熟悉的街道穿梭,终于到了小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