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学领域,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等知识点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估计的。
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还要做好前期的预测工作,这是实现商品产销、资金投放和人员组织的一项重要决策和重要依据……”
卿云的滔滔不绝让阎象彻底傻了眼,也有些无可奈何。
他不懂经济学,但是从卿云的话语里,他便知道,这货确实对经济学很是了解。
从这方面来说,卿云要是硬说他自己是对经济学很感兴趣,特么的还真是让人无法反驳。
卿云在心里暗笑了一下,幸好,当初在研究唐芊影志愿的时候,自己仔细评估过,以确保唐芊影的数学足以应付这些专业。
只是奈何芊影大人不愿意继续学数学。
学个小语种做什么?
当秘书么?
想到这里,卿云小腹忽地一热。
貌似芊影大人做秘书,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ol制服穿在她的身上,完美的御萝双修。
他晃了晃脑袋,赶紧把话题扯了过来,“阎老师,我个人认为,天赋、兴趣、理想、现实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说到这里,卿云脸上一肃,“相比起基础学科,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是在经贸领域。
我们刚刚展开怀抱来拥抱这个世界,融入地球村的经济体系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因为不懂规则,不懂经济规律,吃了多少亏?上了多少当?
特别是在资本和金融领域,我们国家更是遭受了多少损失?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残酷战争!
復旦大学身处华亭这一全国经济中心,本身就是交锋的第一线。
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华国,长在红旗下,必须要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
生逢其时,我辈青年,何其有幸!
为了国家的需要,现实算什么?兴趣算什么?理想算什么?天赋又特么的算什么?
我辈青年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奉献自己,坚持奋斗,矢志在这经济战线上建功立业!”
……
离开学校,回到车上,阎象吐出一口浊气,而后无奈的摇摇头。
“此子必成大器!”
助理疑惑的问道,“阎头,你怎么看出来的?”
阎象愤愤的骂了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光明正大的厚颜无耻之徒!”
第18章 舆论风波
正在家里吃早餐的復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石广勇,最近心情很是不错。
全国理科高考状元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復旦大学经济学专业,这不仅为復旦大学带来了足够的话题,也带来了一些高考状元效应。
虽然这状元的名字确实恶心了点,太过碰瓷,但是办的事,让復旦众大佬都恨不得拍手称快。
华国教育报这样的中枢媒体采访一发出,便引起了国人的思考。
理想与现实,这个看似沉重的话题,其实在绝多数人的心里,压根不是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在房价年涨幅超过至少30的情况下,谈理想?
道理会听,理想也会追寻,但人们多了一些理智的思考。
天之涯论坛里一个回复被顶上了热点:
“人生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很多选择,不是任何选择都得必须放弃这个选择那个。
有的事情是可以先选择这个,为那个做准备的。
理想代表着未来,现实代表着当下,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过好当下也是一种磨练,为理想增加抗风险的储备,让路走的更远。”
社会思潮也因此发生了一些转变。
水木和未名bbs上面,一个“我也想要理想,可丈母娘想要房子”的标题让众多本来义愤填膺的学子,彻底破了防。
舆论的纷纷,让復旦大学的大佬们偷着乐着。
因为卿云的专访一出,復旦夏令营随之便火爆了起来。
真正的普通家庭,都是用脚投票的。
详实的数据表明了一点,在经济、金融领域,復旦大学才是全国的no1。
明眼人一眼便能看的出来,吸收了这么多状元优秀学子的清北,居然在实际就业上,和復旦大学完全没有差距,甚至华清大学在人头上面还逊于復旦。
这就够华清喝一壶了。
毕竟,事实上半数左右的状元都选择了经济相关的专业。
都想富起来,不寒碜的。
让復旦大学欣喜的是,今年前来报名参加夏令营甚至冬令营的高中优秀学生,甚至有了不少学校原本的清北苗子。
众大佬顺应趋势的推出了‘经济与金融’夏令营,招收学业成绩、综合素质优秀,对经济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在读高中生前来进行综评。
除了竞赛以外,综评也是保送的一条路。
当然,笑得合不拢嘴的,不仅仅是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