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只得依依不舍地回了自个儿房间。
浑身松懈下来的黎宛这才觉得下腹隐隐有些不适,一番梳洗后,钻进了被窝中。
此时,外头忽然起了狂风暴雨,夏季多雨,黎宛起初并未在意。
平日里她与阿煦睡惯了,这会儿阿煦不在,她倒是睡不着了。
这般翻来覆去,到了子时末,整整过去两个时辰了,外头的风雨竟还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黎宛觉着不对劲,起身前去查看。
这一看不得了,外头地上已经积水了!
黎宛暗道不好,顾不得陶夫人和傅掌柜已经睡下,“哐哐”地敲门,将他们二人叫醒。
一见到黎宛的脸色,陶夫人吓了一跳:“怎么了小宛,脸色这么难看?”
“娘,怕是来台风了,还伴有洪水来袭,你们护着阿煦,带上干粮躲到阁楼上去!”
陶夫人这才发现院子里头的积水已经没到她的鞋底了,“放心,我们会照看好阿煦,只是大晚上的,你还生着病,这是要去哪儿?”
“我得赶紧去提醒沿海的村民撤离!”
陶夫人虽不忍,可这毕竟是知县的职责所在,叮嘱道:“务必小心!”
“我知道了,娘。”
黎宛交待完,即刻点了知县府中所有能派出去的人手,去各个村里挨家挨户地通知,她自己则负责去距海最近的同心村。
黎宛大喝了一声“驾”
,玉影应声飞速朝海边方向狂奔而去。
豆大的雨点狠狠地砸在她的脸上,犹如刀劈,雨丝交织成一片巨大的水幕,模糊了她的视线。在这样的狂风暴雨中,黎宛全凭直觉在赶路。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黎宛冻得嘴唇泛紫,浑身都在打着颤时,同心村终于到了!
远远地,黎宛就望见不少村民已经自发地聚集到了同心村的一座小山包上,常年在海边生活,他们对台风还是有所戒备的。
“我是连江知县陶立——”黎宛扯着嗓子朝山头上的村民大喊,“还有人在村里面没出来吗——”
此时洪水已有一尺多高,早已没过了玉影的马蹄。
“陶知县!你快去养济院看看,那里头还有许多腿脚不便的老人!”有几个村民认出了黎宛,朝他大声回答道。
养济院!黎宛立刻要往目的地疾驰,身下的玉影却发出不安的嘶鸣声。
黎宛抚摸了玉影的头,说道:“玉影,再坚持一下,里面有人需要我们去营救!”
养济院所处的地势是整个同心村最低的,黎宛和玉影一人一马,艰难地行至养济院门口,恰逢章思友正背着一个老太太从里头出来。
看到彼此,狼狈不堪的二人好似都从对方身上找到了战胜洪水的信心和勇气。
“章兄,我来帮你了!”
“陶弟,你来得正是时候,快帮我把这个老太太送到村口的山头上。”
“得令!”黎宛将老太太安置在玉影背上,看着玉影慢慢地在深水中往外探路。
黑夜之中,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玉影一来一回,耗去了两刻钟的时间。
“章兄,雨越来越大了!里头还有几个老人,我怕来不及了!”
“能救一个是一个,来,接着!”章思友将一个枯瘦的老头交给黎宛,自个儿又上楼去搀扶下一个老人。
“玉影,你带他去山头后留在那里,别回来找我了,我自有办法。”黎宛抹了抹脸上的雨水,将老头放置到玉影的背上。
玉影朝黎宛低低叫唤了一声,似是有万般不舍。
此刻洪水已没至黎宛的腰身,玉影不能再来回驼人了,否则它的命保不住,她如何跟阿陶交代!
“乖,去吧,我答应你,一定平安。”玉影这才不情不愿地驮着老头儿离开。
“陶弟,其他人都送走了,只剩下我和我的老母亲了。”此时,章思友背着最后一个老太太从楼上下来。
“章兄,你为何不早些将你母亲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