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敢想,等世子妃把孩子平安生下来,王爷和皇上他们给的赏赐得有多少。
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离两孩子出生又近了一步,不过沈挽没忘记自己长姐,孩子太大不好生,也不知道长姐的肚子有多大了。
沈挽不放心,借口送东西,让珊瑚去昭平伯府替她看一眼。
珊瑚回来的时候,沈挽正在吃燕窝羹,见珊瑚进来,沈挽就迫不及待道,“肚子没特别大吧?”
珊瑚也不知道该摇头还是该点头,“大姑奶奶比上回见消瘦了不少,但肚子还是大了一圈……”
“昭平伯夫人知道世子妃关心大姑奶奶,说大姑奶奶已经尽力了。”
沈挽知道沈妤尽力了,不然不会消瘦。
只是肚子里的孩子后期长的快,就算沈妤吃的再少,也会从她身体里汲取营养。
不过吃的少些,肚子里的孩子肯定没以前长的快,孩子别太大,生的时候才不用吃那么多苦头。
珊瑚禀告完沈妤的事,又高兴道,“和顺公主出嫁那天,皇上准宫外举办花灯会,替远嫁的公主祈福……”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现在身子还没那么重,还能出去逛回花灯,再后面应该就不能随便出门了。
……
日子在期盼中,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和顺公主和亲东梁的日子。
这半个月,沈挽就出门了一趟,还是在谢景御陪同下进宫给皇上送绣好的锦袍,外加陪皇上用膳。
东梁使臣在萧怀瑾和和顺公主的归宗宴上,要宁朝换个公主和亲,这事被王爷给压了下去后,东梁使臣没敢再提。
这半个月,宫里紧锣密鼓的筹备和顺公主出嫁事宜。
出嫁日子,宫里张灯结彩,十里红妆送和顺公主上了东梁的花轿。
虽然和顺公主不是萧怀瑾的亲妹妹,但外人不知,萧怀瑾护送和顺公主到十里亭。
太后让萧怀瑾送和顺公主去边关,皇上没答应,要不是人言可畏,连十里亭都不让萧怀瑾送。
在东梁迎亲使臣离京前两天,王妃的老毛病就慢慢恢复了,和顺公主出嫁这天,王妃已经能出院门了。
东梁使臣来,王妃病倒。
东梁使臣走,王妃恢复。
饶是沈挽心大,也觉察出不对劲了。
从王妃那里回来,沈挽小声问谢景御,“父王给母妃下药,不会和东梁有关吧?”
……连沈挽都发现端倪了,父王还想瞒得过他。
谢景御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可梦到过母妃和东梁?”
沈挽,“……”
这厮是不是忘了,在她的“梦里”,王妃很早就死在兴国公寿宴上了。
后面就没王妃什么事,又怎么会和东梁有牵扯呢。
和东梁有牵扯的人是他。
只是这一世高阳王世子已经没了,谢景御和东梁应该也不会有牵扯了吧?
第411章 心碎
为了晚上有精力逛花灯会,午膳后,沈挽睡了小两个时辰才醒。
接下来几个月都不能出门,是以沈挽格外珍惜这次赏花灯的机会,都没让小厨房做晚膳,睡醒后,穿好裙裳,就去书房把谢景御拽出门。
没见过这么喜欢逛花灯的,谢景御道,“你不吃点儿?”
“留着肚子上街吃。”
街上那么多好吃的,吃饱了上街,就吃不下了。
沈挽想做的事,谢景御甚少反对,何况只是让陪她逛花灯。
到了大门口,两人就坐马车上街,沈挽以为自己上街的够早了,结果街上已经人山人海,马车都不好前行。
京都太久没有举办花灯会了,难得举办一回,肯定要珍惜,能出门的都出来了。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叫卖声此起彼伏,整个京都都笼罩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
马车实在不过去,谢景御就将沈挽抱了下来,陈平陈安在前面开路,珊瑚银钏跟在后面,在后面是暗卫,春儿夏儿几个小丫鬟也都出来了。
沈挽肚子显怀后,这半个月长了不少,不多些人跟着,珊瑚银钏都不放心,便把几个小丫鬟都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