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吗?”
领导敢说‘不’吗?
没人表态,这不就是默认吗?
李宝华这老太太又看其他人:“你们谁觉得不应该,站起来。”
谁又敢说不应该。
李宝华就很高兴,“看来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我建议由积极分子组成考察组,去基层单位里考察,然后把名单提交上来再表决。”说完还强调,“我是退休人员,但还是咱们的职工。我有建议权,这是我的一个小建议,采纳不采纳的,听领导的。”
领导:“……”
张大平轻咳一声:“那……那就这样,散会!”
到最后都没有说出非常明确的‘采纳’的话来!
但是李宝华人家就觉得,领导说了‘就这样’就是采纳的意思。
张大平还没走出会议室,就听到李宝华喊了一嗓子:“积极分子留一下,咱们商量一下分组考察的事。”
四爷是积极分子,他跟李宝华请假:“得负责煤矿设备在年节期间的运转,所以,其他工作就不能胜任了。”
李宝华表示理解,“其他人,快过来!商量一下。”
本来想跑,不想跟李宝华掺和的人一见四爷请假了,那至少是他觉得李宝华这么干没毛病,那就……留下参与参与。
可李宝华却不知道,她交上去的‘退休职工子女招工表’被张大平否了。
她儿子当年下乡了,她退休之后,她姑娘接班了。而今,单位招聘装卸工和搬运工,优先从退休职工子女中招,这就是给下乡的子弟一个回城的机会。
可因为李宝华爱管闲事,总爱说公道话,她儿子的名字便没有出现在招工的名单上。
第1721章 岁月长河(52)二更
腊月二十八, 大风大雪的,四爷一样出门了。
年跟前了,大家都过年,演出也都停了。桐桐在家, 该规整的规整一下。
四爷秋里弄了一些瘪豆子, 现在挑拣一些出来,在瓦罐里发豆芽。得给豆芽再添些水!
把瘪花生都剥出来, 这种花生炸吧, 一见热油就焦了,它自身又不咋出油。桐桐只能给放到烤炉里, 烤出来之后砸成粉末, 当佐料用。
再给里面加点烤焦红辣椒、花椒、芝麻、盐, 用来夹馒头,拌个凉拌菜都是可以的。
姚婶子过来借漏勺的时候,桐桐正在清洗剥出来的花生壳。
她就问说:“洗这个做什么?”六十年代饿的很了, 还真吃这个,但现在不至于。
桐桐就笑,“这东西洗干净,晾干。这些好的, 留着煮水泡茶……”
那肯定有花生的香味。
“不光有点香味, 还能降血压血脂,能美白,能调节便秘, 抗老, 利尿……”医书上就有这个记载!
至于那些不好的, 像是发霉的那些, “我那菜盆里来年还想种点小葱香菜的, 这东西能当肥料。”
真就一样一样的,拾掇的特别细致。
姚婶子心里能不羡慕?人家这林桐只是看着娇了一点,可内秀的很。啥精细活人家做不来?
把家里拾掇的利索就算了,这精打细算的,安排的妥当,也是持家的本事。
她把视线落在厨房门口的小筐子上,“这是在哪买的?”小小个的,装个菜叶菜皮这样的垃圾还挺好的。
“哦……就是前几天,库房里清出来的破芦苇席子……”不是都去捡了吗?“我也去捡了几张回来,拆开另外编了一下,比当引火的柴火烧了强。”
说着,从角落里拿了一个出来,递过去:“您拿着用吧!肯定不耐用,用几天算几天吧。”
姚婶子爱不释手,这回去放个菜干啥的都很好,“那我可就拿了。”
拿吧,又不值个什么。
拿了人家的东西,姚婶子擦洗她家大门的时候顺手就给桐桐擦洗了。王小草就看不顺眼,觉得婆婆溜须。
姚婶子说:“人家送了东西,我搭把手怎么就溜须了。”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ot;&ot; title=&ot;林木儿&ot;tart=&ot;_bnk&ot;≈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