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48章(2 / 2)

谨慎才是。”

俞大姐应了一声,消息送到了,不能多留,这就得告辞了。

她从布兜里拿出缝补过的衣裳:“那我走了。”

“小心。”

第二天下午,桐桐正翻看账本,大门被敲响了,来的是俞大姐。

“俞大姐,快进来!”桐桐让着人往里走。

俞大姐是第二次来,这次来院子里已经郁郁葱葱了,种植了菜蔬瓜果,长的极好。那菠菜、韭菜都长出一指高,几水浇过,怕是都能吃了。

种了那么一院子,也都是整整齐齐的,杂草极少,打理的很好。

廊下荫干着许多野菜,都是嫩生生的,应该是菜园子自己长出的野菜,吃不完的都这么干着。

俞大姐看人家这日子,这一刻真就犹豫了。这么安生的日子,何必提着脑袋冒险呢?

屋外的屋檐下,金枝在练毛笔字,从去年冬天开笔之后,今春可以在家写’天地人‘’一二三‘这样的简单汉字了。边上的本子上,十以内的加减法,还是也可以算了。

金叶已经两岁了,本来正该是缠人的年纪,可因为有个更小的,这孩子就自动不粘人了。木马放在厅里,她骑在木马上摇啊摇的,根本不用大人管。

俞大姐再看看桌上的账本,桌子边摇篮里的躺着的玩耍的孩子,心里想着的事更没法去办了。她害怕打破这份安宁。

于是,只将衣裳递过去:“你看看,尺寸还行。”

桐桐拿了给俩闺女的衣裳,喊孩子过来试了试,果然很合适:“您这手艺,真不错。”说着话,她忙道:“我有一些布,今年也想裁剪个旗袍。之前怀着孩子不能穿,现在觉得也该有个女先生的样子。”

一边说着,一边往卧室去,打开柜子,抱出来三匹布:“您看,这料子虽然不好,但做家常穿的旗袍,应该也还行。我家先生也需要几身长袍,几身短褂。

布还有好几匹……您要是最近不忙,能在我这边做活吗?我想把夏装和冬装都给做出来。或者是,您哪一天有空,哪一天过来。”

俞大姐就有些犹豫,这并不是很方便。

桐桐不等拒绝就又说:“我听说了,周围的街坊都说你忙,总把活往外推,可能接的远处大户人家的活儿。是人家给的工钱高吗?”

俞大姐:“……”若是多心的人,这可不就坏了?

她只能说:“近处好几个裁缝,都是本地人。他们不开店,在家里接活。我也是怕麻烦,同行是冤家,多是走的远一些,偶尔去城北一些厂子里接点缝补的活。”

“那也不好把老主顾丢了。我这边不急着穿,你啥时候有空啥时候过来就行,按件算工钱,您看成吗?我不怕人说,我也不是本地,只当不知道有其他裁缝就完了,也不怕得罪谁。”

俞大姐就没法推辞了,直接去了尺子:“我给你量!”

这一量就笑:“你这生了三个孩子,也没走样。”胸不垮,臀也不垮的。

两人商量着配色,这个颜色配什么盘扣。——定下来,俞大姐干脆就不走了,这边有针线,能裁剪,是人家的侄女学针线置办的,啥也不缺。

外面的光线好,晌午干脆都在外面。一个大大的案几上,她在这边裁剪做活,那边的算盘噼里啪啦的打的极快,她甚至都看见对方双手翻飞,两只手在打算盘。

看着看着,她自己手里都停下来,只看着对方的手和翻账本的速度。

一本账本完,她停下手里的活,在边上的纸上写了几行字,然后裁剪下来,用浆糊将这裁下来的纸张贴在账本的最后。

俞大姐扫了一眼,上面写的是两地运输:本月来回七次,耗运费二十一元,此乃陆路运输之费用。而若走水路,七次只需银钱十四元。请说明为何弃水路而走陆路。

俞大姐:“……”若没有理由,中间就有七块钱是被贪墨了。实际走的是水路,可报账报的是陆路的费用。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ot;&ot; title=&ot;林木儿&ot;tart=&ot;_bnk&ot;≈gt;林木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