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122节(1 / 3)

这个突发情况让台上众人都陷入了震惊,主席台下的嘉宾们听不清楚刚才章光年所说的话,只看到众人集体向林朝阳行注目礼,满脸皆是震惊之色,这样怪异的情况立刻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声。

台上众人在看热闹,台下嗡嗡声不断,一下子让会场内原本和谐顺利的局面变得乱糟糟的。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组织工作都是由《人民文学》编辑部来负责的,章光年见现场有些混乱,便上前弯腰握住了话筒。

“喂喂喂!大家都安静一下,保持一下会场纪律。”

章光年的控场让会场内的秩序暂时恢复,台上的颁奖活动继续。

众人领完了奖便是合照时间,等照完了相,林朝阳却被章光年留在了台上。

“刚才台上发生了点小插曲,大家想必都很好奇。

我在大家说明一下,大家看到朝阳同志拿了两份奖状对不对?

一份是《牧马人》的获奖奖状,一份是《秋菊打官司》的获奖奖状。

是因为这两篇作品都是朝阳同志创作的,‘许灵均’和‘王庆来’都是朝阳同志的笔名。”

章光年的话音刚落,会场内轰然作响,数百名嘉宾无不惊诧当场。

作家有两个笔名不稀奇,可在一次评奖中两个笔名、两篇作品都得奖了,而且还是全国性奖项,这样的事迹太过传奇,任谁听了都会感到震惊。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可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评奖活动,主办单位是文协、《人民文学》这样的权威机构,评委会有茅盾、巴金等文坛泰斗。

哪怕是获奖群体里,也有茹志娟、邓友枚、王濛、高晓声这样的名家。

寻常人能跻身奖项已然是难能可贵之事,几乎可以肯定日后必定会在中国文坛拥有一席之地。

可谁又能想得到,在如此权威和盛大的奖项里竟然能有人独中两元!

会场内数百道目光聚集在林朝阳身上,让他感到连空气都有些灼热。

“下面就请朝阳同志发表一下感言!”

章光年说着,将话筒交给了林朝阳。

按照去年的惯例,评奖第一名的作家有发言的机会,去年发言的是刘昕武。

《牧马人》是今年评奖的第一名,这个机会自然就落到了林朝阳的身上。

会场内的众人刚刚才被林朝阳一人独得两奖的消息洗礼过,这个时候林朝阳要发言,自然是让众人充满了好奇。

之前去《人民文学》编辑部的时候,林朝阳便被告知了要在授奖仪式上讲话的事,所以是有准备的。

他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的人头,拿出打工人讲解ppt的状态,台下的人头立刻就变成了一个个蒜头。

“感谢所有读者和评委会对于我个人和作品的肯定。

刚才几位先生回顾了过去多年以来我国文学界所面对的艰难困苦和发展历程,跟几位相比,我还是个小学生,就斗胆站在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展望八十年代吧。

我想象中的八十年代,应该是一个充满变革和理想的年代,是一个思想激荡、文化勃发的年代。

在最近几年当中,因为过去的压抑让人民群众对于文学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和偏好,我想这种潮流在八十年代仍会持续。

这对于我们文学界来说是幸事,但同时也是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

文学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的不仅是人民在历史转折中的坚韧与勇气,也映照着我们文学工作者在社会发展中的担当与探索。

我始终坚信,文学最重要的价值是在于镜鉴。批判与赞美、揭露与歌颂,这些都不足以概括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边界应该是广阔无垠的,人民群众的喜爱才是它生根发芽的基础,人民群众也从文学当中汲取力量。

我们文学工作者要有一个决心,那就是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

林朝阳的发言简短,却字字斟酌,铿锵有力。

他刚讲完话,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如果说刚刚茅盾、周扬等人的讲话还带了些官方色彩,那么林朝阳的讲话则充满了个人色彩。

特别是结尾那一句“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可谓是振聋发聩,让在场不少人听完之后都有些激动。

讲完了话,林朝阳的任务也完成了,他捧着两份奖状和纪念品走下了主席台。

主席台距离坐席不到二十米,全场人的目光都紧随着他的身影。

今天的授奖仪式上,没有人比他更出风头了,哪怕是那些文坛泰斗也不行。

他刚一落座,刘昕武便语气夸张的说道:“朝阳,你瞒我瞒的好苦啊!”

林朝阳笑着与他交流了两句,周围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了林朝阳的身上。

大家都知道《牧马人》是本届评奖得票率、专家评委的认可度最高,林朝阳这个获奖者本身就已经备受瞩目了。

到了颁奖时,林朝阳两个笔名、两篇作品同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