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c71。由此可知《星源集庆》记载有误。
2《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九年九月初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3《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后,于顺治朝晚期薨逝。
根据已知的顺治朝庶妃位分等级情况推测,庶妃陈氏在生育和硕恭亲王常宁之前应该为格格级,生育和硕恭亲王常宁之后,则应该晋升为小福晋级。她是否奉安于孝东陵,亦不明确。
四、庶妃唐氏
[简介]
世祖庶妃,唐氏。出身不详。名绥赫1。嫁与世祖为庶妃,属小福晋级。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第六子奇授。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四月薨逝。奉安孝东陵。
[概述]
庶妃唐氏是世祖的众多庶妃之一,属小福晋级。她与世祖生有一子奇授,在七岁时夭折。根据康熙朝《奏销档》记载,康熙八年时,庶妃唐氏与世祖的其他几位遗孀一起迁居至长春宫。康熙九年时,世祖遗孀内有六位小福晋,其中唐氏、董鄂氏(宁慤妃)、穆克图氏三位小福晋的待遇略高于其他三位小福晋,2可以看出当时庶妃唐氏在后宫具有一定的地位。康熙二十一年时,孝惠章皇后下达懿旨,指出在世祖遗孀中,两位小福晋位下没有缝补和做鞋之妇人,故而让她们分别兼在恭靖妃和端顺妃的分例内。这两位小福晋,一位称为“塞穆肯之母福晋”,即庶妃穆克图氏;另一位称为“绥赫母福晋”3,即庶妃唐氏。
康熙二十八年,庶妃唐氏与世祖的其他几位遗孀一起迁居至宁寿宫。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二十五日,庶妃唐氏病重。4四月初九日,档案内称:“奉皇太后旨意:令众和尚为已故之唐格格念七天经。”5可知庶妃唐氏在康
—————————
1谨按,绥赫,满文写为“suihe”,意为“绶带”“穗子”。
2《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九年九月初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3《奏销档》,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4《口奏绿头牌白头本档案》,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二十五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5《口奏绿头牌白头本档案》,康熙三十六年四月初九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熙三十六年四月初薨逝。她生前的服缎疋数不明,丧仪则按照服三十匹缎的等级办理。
五、庶妃钮氏
[简介]
世祖庶妃,钮氏(牛氏)。出身不详。嫁与世祖为庶妃,属小福晋级。顺治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生第七子和硕纯靖亲王隆禧。康熙元年薨逝。奉安孝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