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谨按,承泽王即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
4满文奏折,康熙朝,档案号:04-02-002-000068-007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原档案为满文,书中所用为作者自译。
5满文奏折,康熙朝,档案号:04-02-002-000068-007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原档案为满文,书中所用为作者自译。
由此可知,侧妃叶赫纳喇氏为叶赫国主远族尼雅尼雅喀之后代。1万历四十一年,乌喇部破灭,乌喇国主布占泰与其堂弟喀尔喀玛逃往叶赫东城。叶赫东城贝勒金台石豢养了他们,并将同族的阿纳布之女嫁给喀尔喀玛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天命四年,叶赫部破攻灭,喀尔喀玛被杀,阿纳布之女则被送进太宗的内廷,后来得到太宗的恩宠,在天聪二年生下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寒并获得侧妃的地位。但是,生下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没有几年,侧妃叶赫纳喇氏就被改嫁给内大臣詹土谢图。天聪六年十月初六日,官书记载:“(太宗)猎于费德里山。上驰马独前,有御前侍卫詹土谢图,距上二十步许前行。突遇一虎,詹土谢图以射鹰矢射之,中虎。虎扑詹土谢图坠马,将噬之。上大呼直前,虎惊却。詹土谢图幸未及大伤,其虎随为众侍卫射死。”2随后,詹土谢图因此伤而亡故,守寡的侧妃叶赫纳喇氏又改嫁给哈达国主之同族轻车都尉达尔瑚3为妻,最后在达尔瑚家中薨逝。
故而侧妃叶赫纳喇氏至少生育过三个儿子。第一子博尔赫图和第二子吴努春是与第一任丈夫喀尔喀玛所生,姓乌喇纳喇氏。4博尔赫图仕至郎中,获封骑都尉。其去世后,爵位由吴努春承袭。第三子是与第二任丈夫太宗所生的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后来形成和硕庄亲王这一支世袭罔替的宗支。
二、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
[简介]
太宗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巴雅尔图戴清之女。天聪六年二月,嫁与太宗为东宫福晋,亦称第三福晋。天聪七年十一月十五日,生第六女固
————————
1谨按,档案原文所谓“原任固山额真额赫讷”是尼雅尼雅喀第一子延住之曾孙,侧妃叶赫纳喇氏之父亲阿纳布则是尼雅尼雅喀第三子雅林布的第四子,他们都是尼雅尼雅喀的后代,在同一“族”内。
2《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2,天聪六年十月庚午条,《清实录》,第2册 ,第172页。
3谨按,达尔瑚是哈达国主孟格布禄三兄萨穆哈图之孙,在哈达部诸贝勒、台吉之中归附清廷较早,获封为二等轻车都尉,约在康熙三年或四年去世。其身后没有留下男嗣,爵位由其侄巴达克图承袭。
4谨按。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和《那氏宗谱》记载,博尔赫图和吴努春均为彻辰之子,而非喀尔喀玛之子。若依此说,则侧妃叶赫纳喇氏第一任丈夫应为喀尔喀玛胞弟彻辰。此处权依明珠奏折记述。
伦公主。天聪九年九月二十六日,生第九女。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因不合太宗之意,被改嫁与叶赫纳喇氏南褚为妻。其后不明。
[概述]
太宗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出身旧喀尔喀五部之中的扎鲁特部,是达延汗的后代,其父名为巴雅尔图戴清,亦作“色本”。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的兄弟名为桑噶尔,后来承袭札萨克多罗达尔汉贝勒之爵位。另外,她有一位堂姐妹嫁给太宗的兄长莽古尔泰,亲姐妹则在侧妃出嫁的第二年七月嫁给莽古尔泰之子阿喀达。1
天聪六年,清廷大臣们认为:“汗已立有中宫福晋、西宫福晋,唯东宫未立福晋。故选其优,遣人往聘此福晋。”此处所谓“其优”即指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其后,太宗派人对巴雅尔图戴清说:“我召来观之,中则留于宫内,不中则遣之还。”遂让侧妃到城外暂歇,太宗“亲率从者数人往观之”,最终“迎人内廷”2,并且在二月十二日举行册封筵宴。被封为东宫福晋的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位次在三宫之中排第三位,因此亦被称为“第三福晋”。
嫁入宫中之初,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与太宗的关系尚为融洽,三年内接连生育两个女儿。结果在第九女刚刚诞生仅十余日的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3,官方档案内记录道:“汗的第三福晋是扎鲁特部的巴雅尔代青的女儿,因不合汗的意,给了叶赫的德尔格尔台吉的儿子南褚。”4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改嫁之原因官方档案中并未提及,目前之研究一般认为,由于天聪朝末期“崇德五宫”纷纷进入清廷,对后宫位次进行重新排序势在必行。原本排位便次于孝庄文皇后的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面临着排位进一步居后的窘境。这可能是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与太宗失和、“不合汗意”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在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被改嫁与南褚之后,其父巴雅尔图戴清依然与清廷交好,这种情况或许说
——————————
1此段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谱系,整理自《钦定外藩蒙回部王公表传》《清朝满蒙联姻研究》《蒙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