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2466节(2 / 3)

手捻颌下三溜黑灰胡须,面上满是成就感的神色,笑了笑道:“是啊,此物以燃煤驱动,行走于铁轨之上,载货之能尚在马匹之上,乃可通行九州四海。”

就在这时,一个面容年轻、俊朗的差役,快步进入国子监,向徐光启躬身一礼,禀告说道:“大人,卫王来了。”

徐光启闻听此言,心头不由大喜过望,目光撇过一旁的众弟子,道:“诸位,随我出得城门相迎。”

众弟子闻听此言,轻轻应了一声,纷纷向着外间而去。

说话之间,可见巍峨高立的仪门之外,却见那身形挺拔的蟒服青年立身在庭院中,凝眸看向徐光启,目光带着复杂地看向徐光启,唤了一声,说道:“徐先生。”

自从蒸汽机问世之后,他对徐光启唤着一声先生,他倒也是心甘情愿。

“下官见过王爷。”徐光启快行几步,向着贾珩拱手行得一礼,道。

与当初的山野闲人不同,如今的徐光启已是贾珩手下的臣僚。

贾珩面带笑意,行至近前,伸手相托道:“徐先生无需多礼。”

说着,转眸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蒸汽机,心底深处难免涌起一股激动之意,轻声说道:“徐先生,我去看看。”

旋即,贾珩来到那铁疙瘩近前,凝眸看向正在冒着嘟嘟热气的蒸汽机,心神难免涌起畅想。

有此物在,以后九州四海可见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那时候真就是进入蒸汽朋克时代。

可以说将大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几百年,他的代汉自立,在后世之人眼中都有了合法性。

当真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徐光启面上也有几许欣然,说道:“卫王,蒸汽机以燃煤驱动,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应用,来日所需煤矿可谓庞巨,此项需要备好。”

贾珩道:“晋中大地,煤炭储量丰厚,前日工部已经派人前往山西等地勘测煤炭储量,最近,朝廷也会组建矿务公司,用以批量开采煤炭。”

徐光启默然片刻,低声说道:“此外,铁轨在道路上铺设,需要大量铁轨。”

贾珩低声说道:“工部这两年也在勘测铁矿,打造铁轨,到时候,我大汉先行铺设神京至洛阳、南京的铁路,再用五年时间,铺设至粤海,争取南北畅达。”

先在九州铺设十字形铁路大动脉。

徐光启说道:“这是个长期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贾珩点了点头,道:“如今全国尚在整修官道,不宜大兴土木,不过,朝廷将会发行一笔国债,用以向天下的达官巨商贾募集资金。”

徐光启面带疑惑,问道:“国债?”

国债在这个时代,还真是从未有过的名词。

贾珩道:“就是由户部发行一笔国债,由皇家银行提供担保,向天下的士林官绅乃是百姓筹借铁路专项资金,而后给予一定利息,约定五年、十年之后偿还,而铁路盈利则征商税。”

这就是把全天下人绑在他的战车上,当然副作用也明显,一旦违约,必将受天下人怨怼。

但如果五年之后如期兑换,让天下的士林官绅得到实惠,那天下之人,必然人心所向,成为他卫王的坚定拥护者。

那时候改朝换代,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徐光启思量着其间的关要,总觉得其中颇有门道。

贾珩笑了笑,说道:“不过,如今这蒸汽机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这段时间,先行试运行,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再行改善。”

徐光启收回思绪,道:“蒸汽机的确还需要改进一些。”

而后,两人说了一会儿话,下人准备了酒菜,落座饮宴。

第1695章 夏侯莹:人言,卫王好色如命……

……

宁国府,神京城,国子监——

贾珩与徐光启落座在一张几案旁叙话,不远之处,一个身穿青衣的丫鬟近前,将茶盅轻轻递送将过去。

蒸汽机一出,当真就是划时代的产物。

徐光启道:“王爷先前所言的铁船,想来也是以蒸汽机驱动?”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此物想要造出来更难,不仅是蒸汽机还有其他各项制艺,都需要准备成熟才是。”

制造战舰可以说全面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实力。

徐光启那张刚毅、沉静的面容上,不由现出思索之色,说道:“卫王的意思是,需要不少时间才能造出这等战船。”

贾珩轻声说道:“战舰监造倒不急,可以先行技术验证,如今先行督造铁路,在十年内,南北主要铁路修建而毕。”

所谓十年陆军,百年海军,海军战船的建造,只怕要在二三十年后了,而如今的大汉海军足以护航海贸,倒没有急切更新战舰的必要性。

贾珩默然片刻,低声道:“好了,先不说这些,今日蒸汽机出世,可谓开天辟地之事,我敬徐先生一杯。”

徐光启见此,浓眉之下,清眸之中现出一抹慌乱,说道:“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