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7章(2 / 2)

【蝗灾主要就是由干旱引起的,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干旱环境下蝗虫可以快速繁殖生长,每平方米的土地能产20万到40万颗卵。】

【想要防止蝗灾的爆发,最主要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因为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一个山清水秀没有裸露土地的地方,蝗虫是无法繁殖的。】

李世民震惊道:“前朝炀帝兴建大兴宫,将三辅的树木都砍伐一空,没想到居然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

魏征上奏:“臣提议组织百姓植树种草。”

房玄龄也赞同:“这是一项短期内看不到利益的工作,但想要从根本上预防蝗灾,就必须去做。”

杜如晦附和道:“我等不能将此事留给后人。”

李世民微微颔首:“下朝后,诸位爱卿拿出一个章程来。”

……

【预防蝗灾还可以喷洒药剂,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比如各种鸟类,爬行类动物。】

评论区

“还有鸡鸭,两千只鸭子就能消灭四千亩地的蝗虫。”

刘备:“流民人相食,见到鸟儿都想尽办法打下来吃了,哪里会去保护。”

诸葛亮:“不知是什么药剂能消灭蝗虫……养殖鸡鸭倒是可以操作,不仅能预防蝗灾,还能让百姓多一分收入。”

……

【当然,很多自然灾害都是叠加在一起发生的,地震通常伴随着饥荒,大旱通常伴随着蝗灾,暴雨与水灾共存,频繁的自然灾害让粮食欠收,人口大量减少。百余年间,仅日食记载便有28次,强地震18次,引发海啸3次,6次洪涝,7次大疫,7次蝗灾……】

刘彻已经能想象到当时的思想有多么混乱了,他将目光转向阶下的董仲舒,董仲舒神色僵硬,面沉如水。

董仲舒心中哀嚎:老夫提出的天人感应本是为了限制皇帝权利,禁止他们肆意妄为。没想到后世有这么多天灾!

若是将其都归咎于皇帝的德行,大汉朝廷岂不是每年都会遇到统治危机!

虽然东汉末年的皇帝确实不怎么样,但也有汉和帝和邓太后这样的英明君主啊!

董仲舒已经能预见将来被工作压垮的自己:完了,大一统理论必须更新版本,不然定会被皇帝嫌弃。

汉武帝:……

第202章 天灾人祸

【天灾总会伴随着人祸,东汉早年政权平稳之时,天灾到来,皇帝会平理冤狱,诛杀叛贼,以此安定民心。但到了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年间的天灾总是与朝廷倾轧,争权夺利,还有兵祸连在一起的……】

评论区

“史书上记载的天灾之后总会加上当年大事,比如皇帝去世,比如权臣秉政……在儒家思想熏陶下,在天人感应的影响下,当时的士大夫都认为天灾就是因为统治者德行不修导致的。”

“汉安帝时,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大地震,波及十多个郡县。邓太后掌权时,朝臣将地震的锅都甩给了太后。但邓太后死后,地震依旧不停,朝臣只能将锅给了皇帝,说小人乱政,皇帝不能明察。”

“但无能就是皇帝最大的罪过啊!”

“顺帝时发生大旱,李固上书弹劾梁冀,说天灾都是因为梁冀掌权引起的。本来应该由朝廷主持赈灾济贫,安抚百姓的时候,中央却在忙着政治斗争。”

曾经在安帝朝将锅甩给邓太后,在顺帝朝弹劾梁冀的朝臣代表李固:别骂了别骂了,老夫已经知道错了……

“光和元年汉灵帝诏策问对:为什么每年都有蝗虫成灾?蔡邕答道:大作不时,天降灾,厥咎蝗虫来。帝贪则政暴而吏酷,酷则诛深必杀,主蝗虫。蝗虫,贪苛之所致也!意思是:统治者贪婪不施德政,官吏严刑峻法,才导致了蝗虫成灾……生生将天灾变成了争权夺利的人祸。所以这一年,朝廷大规模迁徙百官,得到任命的官吏都去汉灵帝的西园上贡,还有谁会管百姓的死活!”

“中央已经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理由,底下的官员自然不会自找麻烦,只要离开蝗虫肆虐的郡县,多花点钱算什么,反正很快就能赚回来……(。-`w`-)”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