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了云华。
云华则面色如常,淡定地将目光转向了嫦娥。
嫦娥在天庭崭露头角的这些年她虽在凡间不曾参与,可记忆中几次会面时的情境,已然足够让她意识到,现在的嫦娥,绝不会盲目提议,又轻易为人所劝阻的了。
果然,嫦娥也不打算为了李长庚这么几句话就退让,反倒转身与他辩论:“金星以为凡人无知,但就是蜀川、丛越这些无知凡人,打听出了杨家背后的隐情。而当初引起他们怀疑的,不正是杨家那些半遮半掩不似凡人的疑点?”
“同理,今日天庭若对此事遮遮掩掩,不能对三界坦荡相待,焉知不会引起更多怀疑,叫一知半解的众生产生出更多荒唐揣测?”
反问一句后,她摆出比李长庚还要忧心忡忡的模样,也长叹一声:“唉,怕只怕到时候不仅此事会被泄露出去,衍生出更多有损长公主颜面的论调……就怕天庭遮遮掩掩的态度,又将为众生提供另一重质疑天庭的理由了!”
“届时,哪怕天庭再亡羊补牢出面澄清,失去了信誉之后,又哪里可能叫众生信服?”
摇了摇头,嫦娥注视着对方,愁眉不展地又是一声深深叹息:“说不得,众生还会以为真相只是天庭扯出的遮羞布,反倒更对那等捕风捉影之说笃信不疑了。事情若发展到那等地步,天庭和长公主才会真正大跌颜面呢!”
“是以从大局出发,才更要将此事昭告众生啊!”
维护天庭和云华尊严的理由被嫦娥辩驳了回来,可上首玉帝的神色却未缓和半分,李长庚真心实意地长长叹了一口气。
无奈地冥思苦想半晌,他终于双眸一亮,激动反驳:“嫦娥仙子此言差矣,从大局出发,对下界瞒住此事,才能避免三界不宁啊!”
正了正色,他边梳理自己的思路,边缓缓解释:“经过长公主一事,可知凡人心血亦会影响神仙。要是让凡人们知晓了,从此有样学样,为了攀附神仙一个个都与落难之神剖心喂血,再借机与其缔结姻缘……”
“那此后众神下凡公干,怕是也再无安宁之时了啊!”
似乎已经预见到了那神仙被凡人围追堵截的搞笑画面,李长庚略带几分讥讽地一笑,摇着头低声笑叹:“总不能大家明明在造福众生,却还要偷偷摸摸做贼一样四处躲藏凡间生灵吧?”
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微微一顿,他收敛笑意,接着沉声说出了另一个更为严重的可能性:“何况如今,尚且不知其它凡俗生灵的心血是否会对神仙有影响。”
“若是有妖孽趁机作乱,将妖孽或禽兽的心头血喂给神仙,再伺机引导神仙作乱,更甚至于刺杀其他毫无防备的神仙……”
眉头浮上更深切的忧色,李长庚板板正正向上首行了一礼,慨然道:“陛下、娘娘明鉴,为三界安宁计,绝不可将此事昭告三界啊!”
作者有话要说:
唉每次写娥姐舌战群雄,都疑惑自己干嘛这么大费周章……
直接写一句“只见嫦娥虎躯一震,对面就纷纷为之折服,心神震荡地纳头便拜……”不好么???(捂脸)
每次要写两方观点,真的就像双手左右互搏一样,绞尽脑汁地想怎么该怎么劝说/反驳,还得让娥姐总能说出更多理由,好取得最终胜利……
啊好累,传完这章就得开始想娥姐咋反驳太白金星,呜呜呜好难……
第184章
在天庭,众所周知,作为玉帝的心腹大臣,太白金星李长庚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玉帝的意志。
也因此,在李长庚首次出列反对时,嫦娥就意识到了,真正不愿意让三界众生知晓云华与杨天佑仙凡恋之事的人,或许是玉帝。
而据她对玉帝的了解,这位天庭现任统治者最在乎的,便是统治的稳定和自己的颜面。
故而,在李长庚第一次反对时,嫦娥才从维护天庭威严的角度出发,企图能够说服他背后的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