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8章(1 / 4)

这可能就是这位与世无争的妻子,在临终前对丈夫最大控诉与觉悟。清晨的风因昨夜骤雨,已暑气尽消,吹在身上有股清凉的味道,解忧定定地看着贺氏,”夫人……“

贺氏艰难地摇头,继续道:”官人注定是一个英雄,英雄身边的女人究竟能能苍凉悲惨到何种地步,你看着煌煌宫廷中的红颜们便知。我活着,他便活在矛盾与内疚中,一方面渴望权位,另一方面又极想保护好这个家。日日权衡,尚能保存着些许对感情的温度。我死后,他再也没有顾忌。“贺氏惨淡地笑,”你若能再给他一个能与权位相权量的家,那他将是你一生一世值得托付的良人。如若不能,昨夜所见的君王无情,于他而言,只会愈烈。“

阳光浅薄如纱,微微透进房中,在贺氏眉下、鼻间投下三道浓浓的光影,宛若几把锋利的尖刀,渐次在心口轻轻剜割。解忧摁住自己颤抖不已的手指,从嘴角勉强挤出一丝苦笑,”在他心中,我的分量比不上夫人万分之一。可对于他,我仍然想赌一次。倘若输了,至少对得起无悔二字。“

贺氏轻轻颔首,“如此,我便再没有什么放心不下了。”贺氏半阖着双眼,像是倦极了,微微熠动的睫毛,像极了像晨风中片片凤凰花,“再过一会宫里就要忙碌起来。遵循惯例,我会被移去典华殿。你会在那里见到许多人,前来寒暄、来悼念、来查询死因。其中,有一个叫张光翰的,如今在枢密院当差,是极信得过的人。你找到他,相信会有办法解决你眼下之急的。“

解忧心底的哀伤一阵一阵地袭来,涌出的泪水在晨风中渐渐冰凉,嚅嗫道:“多谢夫人指点。”

天已大亮,照进窗户的光像一束一束灿灿的金穗,耀目的厉害。贺氏的声音像溢开的池水波澜,越来越浅:“我能做的也到此为止了,日后的路,你们自己走。“她转向阳光耀眼的那一方,双眼定定地看着窗外,眼眸中的光像风中的烛火,”你去忙吧。让我一个人再看看这世间。“

屋外天碧如洗,朱红色的宫墙高高地耸立,将云端切割成了规矩的方块,视线到达不了很远。庆寿宫内栽种着许多攀延而上的朝颜花,不似那若羽若冠的凤凰木,不似那灿如云霞的石榴花。朝颜的花骨朵像一只只直立的小喇叭仰天吹奏着,其音哀然。解忧在书案前,仔仔细细地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认真诉说。

簪花小楷在纸上一笔一划写过,解忧似乎能感受到贺氏投向远方的目光,渐渐收回,轻轻地凝在自己身上,越来越黯淡,最后,终于一丝动静也没有了。

解忧不敢回头,她强忍着继续将手中的信写完。直到最后一笔落下,两行清泪无声无息地滴在信笺上,洇湿了落款。

她说自己拖累了官人一生,可最终连死讯都在为他传递消息。她说她配不上他的英雄梦,可在英雄的梦里,红颜归何处?

显德四年八月初六,赵匡胤的原配妻子贺氏病逝于庆寿宫。

柴荣在接到消息后,大发雷霆。为安抚前线作战的将帅之心,追封贺氏为一品郡夫人,钦赐谥号“恭”。但在当日早朝上,侯王认为应当封锁死讯,毕竟贺氏是死在了宫中,万一赵匡胤在前线猜测妄议,徒生异心。

众臣对此议论纷纷,不少人附议侯王。

柴荣在沉思许久之后,仍下令枢密院与兵部起草信报,快马送抵前线。这位深谙人心之道的君主聪明地意识到,死讯是瞒不住的。若非以官家之口告达赵匡胤,便更易激起他的猜测。何况,一旦赵匡胤归朝,这隐瞒不告的理由,又该如何解释。

巳时一刻,贺氏的遗体转到了典华殿。临时布置的一间暗屋成了悼念之所。宫中高贵的主位们,只命人送了些丧礼来,走走过场。郭妃倒是有心,亲自来上了柱香。满身缟素的解忧静静地跪在堂前,朝着一个一个的宾客磕头谢恩。

午时,众臣放朝。三三两两地从垂拱殿的方向走来。礼仪周到地送上丧仪,寒暄几句。他们不同颜色的官袍在解忧面前如繁花闪过,他们哀伤的面容下藏着不相同的心思。终于,主持礼仪的小内侍尖锐的嗓音道:“枢密院张光翰大人到。”

解忧抬起头,一个身材不算高大的胖子正一脸沉重地走来。

第46章 唐主(一)

汴京城的丧事在接连几日延绵不绝的阴雨后,很快淡出了大家的视线。比起风波骤起的晚宴,陷入胶着状态的战事更能拨动朝中大臣的神经。自从赵匡胤破了紫金寨,寿州便成了孤城,唐军一面凭靠着淮河天险死守,一面向扬州求援。而携着紫金山大捷余威的赵匡胤却一反常态,不仅不理会兵部“先夺淮南再攻寿州”的策略,甚至连先前一直训练的水兵也弃而不顾,将战争的前锋从上游移到淮河中段,直指寿州城,使得准备在水域一决胜负的唐军措手不及。赵匡胤的营帐驻扎在沿淮河而生正阳村中。正阳村与寿州城隔河相望,见战火纷起,村民四散,早已破落不堪,只留下些老残的村民守着祠堂与祖坟。赵匡胤带着整编后的马步兵四营,驻扎在村里,只住民家空房,凡是上了锁的、哪怕是空屋子也一概不许入内。赵匡胤沿途见村外田地中新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