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82章(1 / 2)

如果只有宋人要打,他们大辽未必挡不住宋人的攻势。

可现在到处都是乱子,西京已经没了,东京危在旦夕,死守南京就得眼睁睁看着蒙古人劫掠上京。

他们大辽说是五京,真正的都城只有上京临潢府一个,其他四个都是陪都,就算临潢府穷其他地方富庶也不能放弃临潢府。

如今临潢府有危险,他们必须率领大军回防。

这麽一来还要感谢萧十三在涿州一直当缩头乌龟,要是在涿州放开了和宋人打,他们现在连回防临潢府的三十万精锐都没有。

什麽都别说了,收拾东西回老家吧。

先度过眼前这关,燕云、燕云早晚还会回到他们手上。

朝中大臣:……

有自知之明的都被他们皇帝陛下的话给气笑了,他们怎麽拿到燕云的陛下不清楚?

只要地盘在中原人手上,除非宋帝中再出个石敬瑭之辈,不然以他们的国力绝无再将燕云拿到手的可能。

如果宋人没吃过契丹铁骑长驱直入南下的亏他们还能这麽想想,燕云地区在大辽手上百年中原王朝睡觉都睡不安稳,宋帝真要有割让燕云求太平的想法第二天皇位就得换人做。

放弃就是一句话的事儿,陛下真的想好了?

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大部分人都舍不得放弃幽州。

幽州在手他们还能指望拿回其他地方,即便不想山後九州也不要涿州,能有幽、蓟、顺、檀四州也能聊以慰藉。

要是连幽州都放弃,失去燕云地区的财赋支持,他们就只能回到百年前那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情况。

没过过好日子也就算了,过过好日子怎麽可能甘心回到从前?

朝堂争执不休,耶律洪基也火了,不走也可以,临潢府怎麽办?就算他们不走,他们挡得住来势汹汹的宋军吗?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也都没了声音。

陛下说的也对,宋军士气正盛,反观他们大辽的将士都蔫儿的不行,现在离开还能守住临潢府,要是死守幽州可能最後哪个都守不住。

辽国朝臣吵的厉害,城中百姓也人心惶惶,大宋京城的气氛和幽州完全死两个极端。

太子殿下亲自到河北前线慰问,看架势没准儿这次真能拿回燕云。

老天爷,他们大宋出息了啊!

第297章

燕云十六州落入契丹人之手对中原贻害无穷,河北一带成为两国交锋的战场,其他不被战火波及的地方也没好哪儿去,朝廷增加的赋税都落到了他们头上。

百姓交的每一份税都有名目,去掉那些因为契丹人的威胁而增加的税他们的日子能好过的多。

燕云一带和西北青唐吐蕃还不太一样,西北地区地瘠民贫,燕云地区却是有山有水有平原,土地肥沃百姓富庶,日子过的比中原百姓都好。

大部分百姓都不知道燕云地区是什麽样儿,但是他们知道契丹人为了拉拢人心不敢征重税,很多在大宋属于违法犯罪的事情在那边都是合法生意。

契丹人的官府没大宋这麽严,百姓肯定过的比大宋的百姓好。

当然,仅限燕云地区的百姓,其他地方的辽国百姓大概率过的连他们都不如。

坊间大部分人都没去过太远的地方,谈天说地全靠胡诌,他们没见识过别人也没见识过,茶馆里闲谈全看谁能编。

有说燕云百姓过的比他们好的,也有说前面都在胡扯的。

官府管的不严有好也有坏,总的来说还是坏,平时或许看不出什麽,要是哪天出了个江洋大盗把一条街偷过来个遍儿官府却抓不着贼人看他们还说不说管得严不好。

他们中原地区安稳惯了,真要把他们放到北边过动不动就被抢被劫的日子他们还真受不了。

再说了,他们大宋朝廷也不差。

自从官家严管官员勾结地方豪强,敢光明正大犯事儿的富家纨绔所剩无几,他们平头百姓是没有背景,但是州县之中总有那麽几个不畏强权的官能给他们做主,实在不行还能进京告御状。

换到北边,还不等他们告御状呢估计就没命了。

燕云地区的百姓真过的那麽好,何必年年跑到河北谋生?

别以为他们在京城就什麽都不知道,河北离京城又不远,他们七大姑八大姨也算遍布各州,河北沿边各州年年都有辽国百姓拖家带口投奔大宋。

所以这麽看还是他们大宋好。

以前打仗就是单纯的打仗,连平定西夏那麽大的阵势都没动用储君,这次太子殿下亲自去河北给将士们鼓气,肯定是朝廷有把握拿回燕云十六州才这麽干。

他们太子殿下身份何等尊贵,没点把握会亲临战场?

朝堂上还有些信心不足怕再打下去非但拿不下幽州还可能前功尽弃的朝臣,民间不一样,虽然民间说什麽的都有,但是)不管怎麽说都对大宋的将士们有信心,几乎就是全员鹰派。

也不知道到底哪儿来的信心,反正就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