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摸鱼的大好时机。
——夏国主被囚,国内生乱,大宋身为宗主国不能不管呐!
禹藏花麻派人熙州示好,话里话外都是西夏太後和小皇帝母子不和,太後杀皇帝亲信皇帝当衆让太後下不来台,这时候大宋发兵攻夏,西夏境内定会群起响应。
别的地方他不敢确定,西寿保泰军司肯定唯大宋的命令是从。
快来快来,错过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了。
王韶:……
当初你对大宋爱答不理,现在的大宋你高攀不起。
咳咳,总之就是,身在熙州的王韶收到示好後没有直接回应,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有想法就直接干的他,行动之前必须和朝廷通个气儿。
——官家,您看咱打吗?
消息送到京城,官家召来两府大臣发出同样的声音。
——诸位爱卿,这仗咱打吗?
问题扔出去不用想都知道朝臣会怎麽吵。
赞同打的:西夏发生内乱,机会千载难逢,不打不是大宋人。
反对打的:兴兵讨伐容易,解决问题困难啊,大宋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分裂他们baba~
一如既往,官家无视了後者的声音。
反对派:……
他们说什麽来着,就多余开这个口。
皇帝灭夏的打算从来没有遮掩过,反对出战的朝臣意思意思说两句,等皇帝拍板拿定主意後瞬间调整心情进入下一阶段。
略过吵架的步骤,直接进入战前准备。
吐蕃人的话有夸大其实的风险,也有诱大宋深入的可能,西军这些年因为党项人的诱敌之策吃了不少亏,就算要开战也要核实过西夏的真实情况後再说。
内乱哪儿那麽容易发生,就算梁太後和小皇帝不和也不至于闹到内乱的地步,要麽还有别的事情要麽是禹藏花麻瞎说,吐蕃人没见过大场面,别不是看到几起小叛乱就嚷嚷着说西夏内乱。
盐州的奏报也先放一边儿,苏子安馋王韶的功劳都快馋疯了,合理怀疑也在夸大其词。
收复失地和抵御外敌入侵是两种打法,前者粮饷消耗更大,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