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26章(2 / 2)

被民间此起彼伏的造反起义困扰,西夏境内的情况比大宋更加严重,只是消息传不到中原,所以朝臣都没往这边想过。

但凡想一想也知道世上不可能存在没有动乱的国家,大宋都做不到的事情西夏怎麽可能能做到?

天灾不会只光顾大宋,西夏的天灾一旦降临比大宋还难收场。

大宋的官员在赈灾的时候大部分还是靠得住的,西夏的官……算了,他们封建制度不去降维打击原始部落制度。

早年李谅祚在的时候推行汉法,还招揽了不少汉人来为他治理国家,为西夏效力的汉人是怎麽想的暂且不说,至少本事是有的。

那些人在大宋找不到出路,到西夏後一有皇帝的支持二要证明他们的能力,没多久就把朝廷打理的有理有条。

可惜李谅祚亲政没几年就死了,梁氏把持朝政後把朝中的汉人贬的七七八八,封建朝廷再次退回部落制度。

都退步了能有啥好的,百姓活不下去,民间小部落揭竿而起,就是西夏的党项贵族势力太大,小部落揭竿而起也掀不起水花,要不了几天就被屠杀殆尽。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小部落迁移到边境生活,离兴庆府越远逃离苛捐杂税的可能性越大,就算渴死在沙漠里也比被抓去做苦工生不如死强。

“前些年西夏皇室征集数万民夫在鏊子山大兴土木,宫室绵延二十余里,之後又在贺兰山东麓修筑亭台楼阁,接连征调的民夫甚至超过十万。”苏景殊唏嘘不已,“西夏谚语,‘已高贵者,豹皮安袋虎皮箙,府上摆设真华丽;已贫贱者,牛皮口袋牛皮囊,路上所带白灰皮。’过来避难的党项百姓说西夏国内贫富分化极其严重,达官显贵年过七十仍花天酒地妻妾成群,民间以乞讨为生的百姓数量庞大,甚至有走投无路的百姓为了乞讨自断手腕。”

本身天灾和饥荒就逼得小部落走投无路,上头的大贵族不说赈灾还变本加厉的鱼肉百姓,遇到百姓抵抗只知道杀,百姓自然不会向着他们。

自然灾害不断,民间颗粒无收百姓无以为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繁多,再加上统治阶级奢华腐败不拿普通人的命当人命,哪一条拎出来都是大问题,凑到一块儿更不用说,亡国流程算是让他们凑齐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