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2o章(2 / 2)

姚将军遗憾的摇摇头,“听元帅的。”

既然不能主动出击,那他去降兵营转转。

对面这次只有少部分高级将领和骑兵逃出生天,步兵跑不过弓弩,也知道他们大宋不杀降兵,发现上头的官都跑完了于是投降的更加利索。

小姚同学头一次见到那麽大规模的西夏降兵,不过他对这些降兵并不抱希望。

和他爹想的差不多,让西夏人投降不难,难的是让他们降了不复叛。

不管是党项人还是吐蕃人都是一个德性,有好处就来,没好处就反手插一刀,翻脸不认人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从小他爹就教他和他哥不要轻信番邦,打仗时能杀尽杀,尽量不给他们留投降的机会。

西夏兵降了又叛的例子太多,军中粮饷本就不多,好吃好喝喂饱了再回来打他们未免太过分,不如直接不受降。

咳咳,这种私底下的小技巧不能放到明面上,不然会被弹劾,总之就是边地各军都不乐意接收西夏降兵。

和西夏降兵相比,他们宁愿接纳主动来投的党项部族。

没打过仗的普通百姓还好,西夏那边十年九旱,种地连温饱都没法保证,举族搬迁到大宋境内大多都能安心耕种。

而那些招降来的士兵,啧,他都不想说。

大宋的西北边地很贫瘠,西夏境内的绝大部分地方比大宋的西北更加贫瘠,西夏李氏成天琢磨攻打大宋不光是为了野心,还因为国内太穷不得不靠劫掠大宋来生活。

衆所周知,在西夏当兵是没有军饷的。

西夏兵想拿到钱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抢。

打胜仗就有钱粮可抢,打败仗就死,全看运道好不好。

本来是要麽抢的盆满钵满要麽死,大宋愿意以丰厚的俸禄接纳西夏的士兵後情况就变了,那些不要脸的家夥打了败仗就投降,安分不了几天又结伴出逃,还是带着从大宋领到的军饷补贴出逃。

要不要脸啊?要不要脸啊!

小姚同学对非常不喜欢这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所以他从小就是他爹的坚实拥趸。

面对西夏军应杀尽杀,压根不给他们投降的机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