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97章(2 / 2)

女真遣使献名马,太祖皇帝免了岛上居民的赋税,让他们专门养马造船。

流放去沙门岛的囚犯也得劳动改造,朝廷不养闲人,到了沙门岛都得干活。

不过那都是登州禁止海运之前,澶渊之盟後朝廷禁止登州海域和辽东通船,女真那边和大宋的联系少了,现在沙门岛还有没有养马不太清楚。

在岛上养马,还怪稀奇的。

到了真宗年间,禁军很少再被刺配到沙门岛,那地方就成了盗贼的流放地。

无论是拦路打劫的草寇还是聚衆叛乱的反贼,无论是贪污腐败的官员还是科举舞弊的读书人,只要犯了事儿都有可能发配沙门岛。

後来到了仁宗年间,很多原本应该判死刑又恰逢赶上大赦天下的罪犯侥幸保住小命後大部分也是流放沙门岛,如此以来,岛上罪犯的凶残程度就大幅度上升。

没办法,朝廷讲究仁德,能不杀生尽量不杀生,死刑犯遇到大赦天下是他们运气好,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就都改死刑为流放沙门岛。

死刑改死缓,如果流放去的是别的地方,那些死刑犯估计要乐死,偏偏他们去的是沙门岛。

直接处斩大不了就是死,去沙门岛是生不如死,但是前头还有条生路在钓着他们,万一将来运气好就出去了呢?于是就生不如死的熬着。

岛上环境恶劣,毕竟是流放重犯的地方,让他们过的太舒服了不像话。

官府给岛上供应的粮食有限,岛上只有八十多户人家干些打杂的活计,人多了衣粮水源都供应不上,顶多容纳三百人生存。

犯人要吃饭,守岛的狱卒兵丁也要吃饭。

然而朝廷每年往沙门岛流放的罪犯就有两三百人,流放的罪犯数量远远超出沙门岛的容纳量。

每当犯人的人数超过三百,那麽超过的部分是死是活就全看运气了。

在十年只进不出的情况下,岛上的犯人只剩下一百八十个,剩下的近三千囚犯大概率都成了鱼食。

其实饿死囚犯并不是什麽稀罕事,别说海上的监狱,就是其他州府的大牢也经常有这种事情发生。

早在真宗年间朝廷就知道沙门岛的犯人很多是冻饿而死,派去沙门岛查看情况的大臣觉得这样不行,调查完了便请朝廷往岛上拨粮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