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相传,能得先生一句提点,胜过练琴十年。
&esp;&esp;候场走廊上,气氛凝重,有人低头看谱,有人架着琴练指法,有人在做深呼吸。
&esp;&esp;管弦系的学生个个身经百战,但面对这样一位特殊的评委,不免还是有些紧张。
&esp;&esp;卫寻背对人群,手持小提琴,伫立于墙边,仰起头,注视着墙上框起的照片。
&esp;&esp;庆海音乐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培育出的杰出音乐家不计其数,学校将他们的照片及简介挂在走廊两旁,彰显学校荣耀,并借此勉励学生。
&esp;&esp;卫寻眼前的人是两排照片里最年轻的。
&esp;&esp;照片中,灯光璀璨,一位十来岁的少年立于舞台之上,身姿挺拔如松,面前是乌压压一片观众,身后坐着近百人的交响乐团,彼时少年意气风发,毫不怯场,左手举琴,右臂运弓,全身心沉浸在乐曲之中,嘴角不自觉勾着淡淡笑意。
&esp;&esp;照片右侧,是此人的简介:
&esp;&esp;邓衡,第十三届金云杯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冠军得主。
&esp;&esp;不过“邓衡”两个字框着黑框。
&esp;&esp;仰视照片许久,一动不动,卫寻几乎快化成一座雕塑,目光如漩涡般幽深,无人猜得透他在想什么。
&esp;&esp;有学生路过,看到卫寻的背影,开始窃窃私语。
&esp;&esp;“哟,这不是卫首席。”
&esp;&esp;“管弦系这次期末考阵仗那么大,他怎么还能这么悠哉?”
&esp;&esp;“你这不废话,人毕竟是大佬,能被一个期末考吓到?”那人啧一声,“我猜,这次金云杯选拔赛不是定他就是定张煊。”
&esp;&esp;“你少关心别人了,明天的西音史背完了吗?”
&esp;&esp;二人打打闹闹地走远了。
&esp;&esp;对话音量不低,一五一十地传进了卫寻的耳朵里。
&esp;&esp;卫寻对此置若罔闻,别说转身去看说话的人,就连眼皮都懒得多动一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聋子。
&esp;&esp;演练厅内音乐停了下来,前一位考生演奏完毕,评委开始点评。
&esp;&esp;过一阵子,门被打开,张煊走了出来,看到卫寻,眼里飘过一丝不自然,正要说些什么,卫寻的视线终于从墙上照片移开,直接略过他,目不斜视擦过他的肩,迈入排练厅。
&esp;&esp;张煊:“……”
&esp;&esp;演练厅内传出报幕声,“卫寻,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esp;&esp;-
&esp;&esp;曲毕,卫寻鞠了一躬,等待老师们点评。
&esp;&esp;望着舞台上的学生,周华千目光里闪动着惊艳,这个学生他之前听说过,管弦系的教授几乎人人都对其赞不绝口——事实上,他在百忙中抽空来当评委,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卫寻。
&esp;&esp;沉吟片刻,他道:“卫寻,你很不错,你的琴技堪称无懈可击。”
&esp;&esp;被德高望重的大师夸奖,卫寻并没有受宠若惊,只微微颔首,以示感谢。
&esp;&esp;接着,周华千话锋一转:“不过整首曲子下来,你每一个音符的处理风格几乎都和邓衡一模一样,你很喜欢他?”
&esp;&esp;像是被一下戳中心事,卫寻垂下眼,“……是。”
&esp;&esp;“他从前也是我的学生,可惜啊……”
&esp;&esp;最得意的门生英年早逝,一直是周华千心里的痛,他长叹一口气,道:“卫寻,我看过你从前的演奏视频,你拉的每一首曲子,都有邓衡的影子。”
&esp;&esp;不愧是周华千,一阵见血,直击要害——这是卫寻拉琴面临的最大问题。
&esp;&esp;之前也有位老师指出过卫寻这个问题,卫寻听进去了,他也曾尝试过摒弃邓衡的演奏风格,可这样一来,他就跟不会拉琴了一样,曲子变得不伦不类。
&esp;&esp;“卫寻,你是个好苗子。”教授颇为欣赏这个有灵气的学生,期待他未来能有更高的建树,“不过只靠纯粹的模仿,你技术再好,也成为不了一个真正的音乐家,你……自个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吧。”
&esp;&esp;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些道理没法教,只能自个儿悟。
&esp;&esp;“谢谢老师。”卫寻再鞠一躬,转身离去。
&esp;&esp;“卫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