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人相约,发迹不能忘,但如今男人发迹后不仅没有替女子赎身,相反还娶了大户之女为妻,忘记了当初的誓言。
勾栏女心有忧疾,最后病重而亡,那男人到她死都没来看他一眼,反而身穿华裳与新妻拜堂。
柳寻从卖身葬父的少女那里得了孝悌之媒后,无意间路过这负心男人成婚之地,核心符篆突然生出动静,竟指引柳寻往里走。
等看到负心男人成婚时,恰好又是勾栏女身亡的时候,核心符篆上多了种种图案。
从男女相约厮守,到后来另寻新欢,那些言语纷纷呈于柳寻耳边。
负心男人工于心计,苦心接近现在与他成婚的妻子,最后才抱得美人归,实际上是贪图大户资财。
柳寻明悟,这段姻缘之所以能引动符篆,原因是那男人的行为符合自媒,与卖身葬父的少女一样,都是自己做自己的媒人,这才能归结为媒妁。
而男人那些誓言与甜言蜜语,到后来的背信弃义,便是一种媒妁之言。
这媒妁之语可称之为背誓之媒。
柳寻梳理这几种新得的媒妁之语,发觉大有收获。
三善媒,三恶媒。
善媒为三书六聘之媒,冲喜之媒,孝悌之媒。
恶媒为纨绔之媒,出墙之媒,背誓之媒。
只消再各自收入一种,媒妁之言核心法就能炼成了!
但此时的核心符篆给柳寻的感觉又有所不同,似乎越往后,它对媒妁的种类越挑剔。
一开始还只是普通的冲喜、纨绔、出墙之媒,都能轻易收入符篆中,但到了后来,柳寻还接触到了例如私奔、夺妻等等善媒恶媒,但都无法充作新媒填入核心符篆中。
就好像核心符篆看不上这些媒妁了。
距离核心法锻成就差分毫,柳寻却卡在上面不得寸进。
他倒没有着急,核心法【媒妁之言】越难练,说明它的前路越广。
“背誓之媒和孝悌之媒已经上升到了不可视的品德高度,不再流于凡俗表面,莫非是这个缘故,让核心符篆变得挑剔了?”柳寻眼睛微眯,猜测起了其中缘故。
这么说,自己应当再去找一些与品德有关的媒妁才行?
柳寻有此猜测,便前去找寻。
但当他找到嫉妒之媒与仁爱之媒时,却发现还是不行。
核心符篆对这两种媒妁毫无响动,说明柳寻的想法是错的。
柳寻不禁狐疑:“不是品德,那应该是什么?”
柳寻重又将记载核心法的玉册取出观摩,试图从中找到核心符篆不纳新媒的原因。
细细阅读核心法修炼的部分,柳寻没有发现什么。
但在最后对核心法的解释中,柳寻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
“媒自天生,妁自地成,天地之间才为媒妁”
柳寻重复这句话,眼神愈发深邃。
按核心法所述,媒妁诞生自天地,天与地之间应该是人。
柳寻旋即悟通,脑中冒出了一个词:“人媒!”
文华山
柳寻收来的都是基于人七情六欲的媒妁,应当可以统称为人媒。
按这种理解,人媒好寻,剩下的地媒与天媒该如何?
与天做媒,与地做媒?
柳寻当即摇头,不可能如此,这只是核心法的需求条件,若是这般困难,那还让天上仙修炼什么?
应当有别的解释,但总归是离不开地媒、天媒这两种说法的。
柳寻此时对于创造这门核心法的前辈颇感好奇,究竟是谁,竟野心蓬勃到将天地都纳入自己所修的道途中。
不过这都是些空谈,对柳寻来说还是完善核心法最为重要。
柳寻最擅长的便是于细微中纵观全局,他心中列出了几种或能充当地媒、天媒的媒妁。
是与不是,只需去验证一番就行了。
柳寻猜测的是字面说法,既然不能再添人媒,那就找与天、地擦边的媒妁。
他目前能接触到的媒妁,都会与人相关,区别在于能不能从中找到与天地有关的地方。
但他周游大荒数百年,并未遇见过,说明大荒没有这个俗例。
他暂时将这个方案搁在一旁,旋即想出了其余方法。
“地地上之人,地上之兽”柳寻暮地闪过灵光,“莫非兽媒可算作地媒?”
人有媒妁,兽自然也有媒妁,只不过兽媒都是本能驱使,每一头野兽都算自媒。
如果这么理解的话,倒是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