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948的奋斗人生 第146节(3 / 3)

,更狂热。因为他真的看过这个国家站起来的样子,看过盛世荣华。

所以当他身处在这个上的时候,强烈的历史参与感,让他整个人都开始不自觉的战栗起来,眼泪更是不听话的开始狂飙猛撒。

此外,还有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充斥着他的全身。因为他的岗位就在正对着天安门的方向,只要稍稍仰起头,视力良好的他就能看见城楼上,那被无数人仰望的身影。这是他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一幕,足以让他骄傲一生。

是表态?……

虽然飞机飞了两遍才凑足了气势,虽然踏步接受检阅的部队,衣着并不鲜亮,可这一场庆典对提升士气,稳定民心依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就拿方大海他们这条巷子上的人来说,自打成群结队的去围观了大典,不说那些个老少爷们了,就是家庭妇女的精气神都有些不一样了。说话声高了,腰杆子直了,还有脸上的笑容也灿烂了起来。

说来打从清末起,咱们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啊,就没过过一天的安稳日子。天灾人祸,战争内乱等等,若非人口优势在这里摆着,若非骨子里够坚韧,都未必能熬

到这时候。

所以啊,对于家国太平,每一个人都期盼的很热诚,并愿意在出现曙光的时候,给与最大的热情和支持。哪怕曾经立志实行民主的果党辜负了他们的信任,可当我党旗帜鲜明的城里工农新政权,新国家的时候,质朴的百姓们,依然再次给与了最大的支持和信任。

比如这会儿,完成了警卫任务的公安局再次出动,要对前段时间抓捕的敌特分子进行进一步审查,并扩大筛查范围,清理京城不稳定份子的时候。老百姓就表现的相当积极,即使是原本不那么清白的,也同样如此。

“谁?谁找我?”

方大海在公安局忙碌了一天,天擦黑才刚回到家,饭都没塞进嘴里呢,就听何雨兰说起了一件让他以为自己幻听了的事儿。

“来福,就是街口,保长来贵家那个老大,上咱们院来收过捐的那个。”

何雨兰对来福的到访同样很迷糊,总觉得今儿打开大门的方式有点不对。

“我知道,只是一时没想到他会来找我。我记得,他爹没了之后,这一家子好像……就不怎么出门了吧?”

“确实不出门,听说,除了找老街坊询问外头的一些政策动静什么的,连着买菜都捡着人少的时候去。”

来贵曾经也是他们这一片的实权人物,总有些街坊是欠了他们家人情的,所以他们不缺打听消息的人。此外,因为他们陡然间遭遇了顶梁柱被害的祸事,行事间比旁人更小心谨慎,所以在军管所的政策执行上,总能抢先一步,表现的处处妥帖。

比如前阵子政府进一步清理城中社鼠的时候,来贵媳妇就手段果决的将他们家给分了分,主仆一共七口人被她直接分成了五家。连着房子也让她给划拉了个清楚明白。

倒座全划拉成了厨房和柴房,东厢房三间,她给了老寡妇张厨娘一间,老长随山子一间,剩下的一间她答应山子,留给他那被抓了壮丁的儿子。一下就抓住了这两个老家人的心。

西厢房给了大儿子,并疯狂的找媒婆给儿子说亲,力求在出孝前就定下亲事,让大儿子能自离成一家。正房三正一耳则是她带着15岁的闺女住,并将耳房做成了洗漱间,免得看着空旷。

后院一排五间的后罩房被她改成了一大一小的两个大通间,是来家姨娘和小儿子的住所,因为小儿子才10岁,这娘两是不可能再分成两家了,可即使如此,让她这么一操作,也让他们家转眼就变身成了大杂院,做到了泯然于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