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劳斯莱斯沿着柏油碎石混铺的车道缓缓驶入庄园,轮胎碾过两侧松针,发出细密的“沙沙”声。
阳光压低在树冠上,院落深处的主楼只留了几盏壁灯,仿佛一双半眯的眼睛,冷冷地看着来客。
车门由内侍拉开,王远东先下。
深灰西装、袖口的白衬衫收得一丝不苟,步伐稳,眼神像被钢线拽着,既不急也不慢。
随行的人都停在台阶下,他一个人上台阶,像上一个无形的台面。
郝天明没有让人引,直接站在门廊里等。
白发不乱,藕荷色家居唐衫外罩一件薄呢坎肩,拄着一根黑檀手杖,指背的筋络比从前更清楚了。
两人隔着四步的距离停下,谁也没先伸手。
“不请自来。”王远东开口,声线平平,“失礼了。”
“都老对手了。”郝天明淡淡,“礼数早就还清了。”
门廊的感应灯亮了一格又灭下一格,内侍退到暗里。
两人肩并肩往里走,过玄关、过前厅,进到一间面湖的小书房。
书房没有摆显摆的奖杯和匾,只一排旧影集、两扇百叶窗,一盏鹅颈台灯压在胡桃木书桌上,光落得很专注。
王远东抬手,把腕表放在桌角。
那是屏蔽器,指示灯一闪即灭。
郝天明看也不看,指了指对面椅子:“坐。”
茶是旧年头的老白茶,没啥香气,回甘却长。
王远东不碰茶,拿起玻璃烟灰缸里一支古巴雪茄,指尖停了一秒,又放回去。
他知道,这是郝天明的老习惯:让人看见选择,再看见克制。
“你这里的路,还和二十年前一样难走。”王远东说。
“这样才知道谁是真来,谁是被人推来的。”郝天明淡淡。
短促的沉默里,只剩墙上的古钟走时。
有一瞬,像回到九十年代的某个夜里:一南一北,两套班子,暗线互咬;
报纸头版换了三轮标题,清晨的纸墨味里都带着火药。
王远东先把话掷出去,像把刀平放在桌面上,刀刃朝自己:
“远话不说,来意你也猜到了。柳正义这条线,不能再放了。”
“你的人、你的平台,把它关掉。”
“从现在起,所有延伸话题、跟帖、二次加工,全部降温。”
“以后,关于李二宝,你的人不再出手。”
他平静地看着郝天明,语速稳稳:“我让出国内超过八成的生意流,账面千亿以上打底。”
“渠道、人、牌照、回款路径,我亲自交割,保你平稳过户。”
“我们斗了这么多年,是时候给彼此一个交代。”
郝天明笑了笑,笑意薄得像纸:“你给的数字很大。”
随即缓缓问:“你这是打算不再留在国内了?”
郝天明太清楚王远东的根子。
无论他在海外赚得盆满钵满,建多少赌场、码头、基金、空壳公司,国内才是他的根脉。
他的声望、他的出身、甚至那些跟随他二三十年的班底,都是在那片土地里生出来的。
王远东或许能在外面游走、做得风生水起,但他绝不会轻易斩断与根土的联系。
除非局势真的到了不能回头的地步。
王远东的回答却很简单:“国内现在已经把目光聚焦在远东集团身上,这次派来的行动组,不是为了赵明德,是冲着我来的。”
郝天明嗤笑,带着一点老对手的揶揄:“以你的能量,摆平几个行动组,还不跟玩一样?”
王远东轻轻摇头:“一次能摆平,一百次呢?今天能压下去,明天呢?总有一天会压不住。”
“大厦要塌,我不等着被埋。趁现在还能退,我选择退出。”
郝天明冷冷地看着他,嘴角微微一勾:“这么说来,我要是接下了你的‘让步’,岂不是替你收尾善后?”
王远东轻笑了一声,声音低沉:“只要能换来实打实的利益,形式重要吗?你要结果,我要安全,各取所需,不就够了?”
郝天明眼神深沉:“看来你已经做出了决定。”
王远东接住,“今天之前,你要了我一斤肉我都会跟你掰手腕;”
“今天之后,风向变了,我们都知道,你在人事、资源上有优势,我在海外结构、现金流上有优势。”
“现在,是彼此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