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3节(2 / 3)

加入书签

感罢了,甚至都不知是不是度过。

当年最早就这种感觉的或许是安顿好卓晴之后的谷雨了,之后更为深刻的则是保康离去时的冬至。

此中变化也非尽是天发杀机。

曾以为天道虽不欲我道成,但随着修行深入,易书元有时也会想着天地之大可容万物何不容我?

纵有二十四节气应二十四劫变,但真的是成二十四劫就能道行圆满么?

只怕也未必的,反之亦然。

真论所谓劫的气息,这一次易书元略有所觉,上一次他尚在化龙过程中,弟子在大庸京师,同样也有所觉。

若要对照,本该是应立秋与小寒,因为易书元自己推算中并未历经此二劫。

但由心而感,而大庸京师的那一场荒谬闹剧倒是能算对应,可此番圭国的更类白露,三伏过酷暑乃金行渐盛,天下兵戈起!

若如此算的话,难道当年白露未过?也不对!当初乃是炼制道器时刻,白露言金杀机至,比现在这次感触强烈得多。

易书元眼神平静地看着前方的水面,不时能看到水中游鱼逃窜,也有跟船游动的。

“亦如舟行水面鱼在水中,万物众生所共处的天道规律,人人独行于外,人人又包含其中有时候它找来,有时候是我找去”

易书元喃喃着,心中似有波光拂动。

所以易书元啊易书元,你虽特殊,虽然自视甚高,然天地之间有情众生无人逊色于你,天道诸劫人人皆有,二十四节气所衍化亦不过是天地间劫难的显现方式。

只是乾坤之道通感之强,于道境中也更敏锐罢了。

前世种种以及那方天地所携之道一直是易书元的宝贵财富,思至妙处不由会心一笑。

“人人皆有,也人人皆可成道!”

肩头的灰勉听得很仔细,但它不知道先生此前心中所想,自然听得眉头紧锁。

“先生,您说细一些呗!”

“没什么。”“对了,先生,你说将来郑怡明会做皇帝吗?”

听灰勉提及此事,易书元脸上的笑意也淡去,放在这片土地上,可谓是“天下苦大圭久矣”,兵戈杀机已成,此后怕是群雄伐圭逐鹿天下。

“看天时地利,看民心所向了,不过他确实也比别人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有人也算是豁出去了,或者你要不要自己跟着看看?”

灰勉摇了摇头。

“只怕是不知纷乱多少年,还是等将来长发鬼归位复命的时候听他细说吧。”

不过听着易书元说起于欣梅,灰勉也不由多说几句。

“姓于的丫头是觉得郑书生可能在乱世被妖邪所害,所以不愿离去,她就真不怕五百年修行毁于一旦。”

“怕归怕,不过相较而言,她也愿意拼一把。”

易书元这么说着也是又笑了笑,于欣梅这姑娘还是很有魄力的。

齐仲斌一直在船尾默默摇橹静静听着,此刻也不由回忆此前那条鱼儿顺着卓阳河追上来问的一些事,或许和郑怡明接触下来,时间虽短,但女子心中也有波澜变化吧。

这种感觉齐仲斌其实是懂的,毕竟他也有过“曾经”“哗啦啦啦”

水中有鱼儿跃出水面,又在小舟旁砸入水中,齐仲斌抛开心中感慨看向前方道。

“师父,之前无法大师带着一位龙族小道友找过您,说是想要拜访敖前辈,不知方便不方便?”

听到齐仲斌提起这事,灰勉也立刻精神一振,敖珀就是先生呀。

“对哦,确实有这么回事,先生,敖道友他化龙成了吧?”

灰勉问这话的时候还有些兴奋,仿佛就像是自己化龙一样。

“自然是成了!”

易书元说话的时候,小舟不知不觉似乎已经驶离了原本的河道,前方水路弯弯山林幽静。

齐仲斌已经心有所感,摇着橹推动小舟不断向前,破开淡淡雾气,再往前已经豁然开朗。

小舟行驶在了群山之间,茫茫水域又有变化无穷,前后各方并无人烟,却也偶尔有兽叫鸟鸣,远眺近观尽是风景如画齐仲斌和灰勉都明白,他们的小舟已经驶入了《山河社稷图》中。

某一刻,齐仲斌和灰勉都心中一跳,不由看向水面。

在这经过山林却也不失为大水域的水面之下,有一道巨大的阴影正在缓缓游动。

随着小舟离开一片山域,水下的阴影在天光照射下也愈发明显,呈现出一缕缕白光,隐约能见到那修长的躯体和头部的双角“哞哞”

一阵阵似牛叫的龙鸣声传来,小船上的几人隐隐感受到一股似有似无却让人感到心悸的龙气。

易书元依然静静坐在船头,灰勉是一会看看旁边一会又看看水下,瞪大了眼睛瞧个不停,分不清哪边才是先生的本体。

而齐仲斌则是充满敬畏,或许师父的护法从来都是有两个,一个是灰前辈,还有一个便是当年北海就已经被广泛尊为“白君”的敖前辈!“先生,龙族化龙为真都会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