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往事(一)(2 / 3)
傅恒,却不想得了两个男人,皇帝对自己这样的好,自己又怎能忘了他呢?他定是也这么想的,不让自己忘了他……那天,小全子回来说,他早知道自己知道小全子是在为他办事却一直不说破,因他只是想关心她,并无他意,其实她也一早就明白……
正想着,傅恒将她搂入怀里,道:有他在,你一直都会好好的,我也放心。璎珞知道他在说弘昼,便不言语。过了一会儿,问道:那容妃和我们一路吗?傅恒道:嗯,还有安儿。璎珞十分雀跃,夫妇俩又议论了过两日皇帝阅兵的事,才洗了睡下。
阅兵前一日,在两江总督衙门,弘昼和满八旗高官一起茶会,其中一部分是随皇帝南巡的京官,一部分是江宁本地的高官。这些人对弘昼都毕恭毕敬,弘昼几乎横卧在长椅上,手里把玩着一个西洋珐琅绿地开光母婴鼻烟壶,不看这些人。一个本地的道:这江南都是汉人的天下,皇上南巡是想效仿圣祖爷,又说侍奉太后散心,可我们满人的江山哪里用得上这些南蛮子,如今蒙古,天山臣服于我大清,皇上还担忧什么?另一个本地的笑道:这你就不懂了,皇上那是带妃嫔们出来花钱找乐子,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众人讪笑起来。弘昼慢悠悠地道:你们还就知道吃喝玩乐呢!入关这么多年了,八旗兵也懈怠了,战斗力比不上从前了,一路之上,皇上都在留意各地驻防军队的情况,每到一处,都告诫官兵们要像当年那样,提倡尚武精神,力戒武备松弛。之前在姑苏,看到有的军官外出乘轿子,皇兄下令,军官外出不许坐轿,只能骑马,否则予以治罪。你们以为呢?我大清是马背上夺的天下,这南方富庶风流,文人士子聚集之地,武风不盛,皇兄在借南巡整饬军务。明儿就阅兵了,亏你们能说出这样的话。
刚说话的那两人立刻跪倒,向弘昼请罪。弘昼还是不看他们俩,只道:起来吧,这话本王听见就算了,如果传到皇上耳朵里,可得小心你们的脑袋。两人唯唯诺诺地起来坐下。一个京官说道:王爷说的没错儿,在杭州,皇上检阅了水师操练,看到接驾的汉族绿营兵演奏乐器,他很不高兴,说士兵应以骑射勇力为主,明令禁止此等陋习。江宁的官员立刻纷纷议论,连奏乐也不许?人人心里吃惊,都为自己平日奢靡不羁的生活捏了把汗。
便有一个当地的说道:王爷,我可听说皇上十分醉心容妃唱歌跳舞。弘昼一笑,道:公务之后吧?后宫那些妃嫔,能见到皇兄的时候不多,要是没有点儿本事,怎能得宠啊?一人便道:您的意思是,容妃不长久?弘昼微微一笑,不说话。便有人道:看这后宫要看子嗣。皇上如今最看重的是四阿哥,他可是皇后娘娘抚养的,而且皇后娘娘还有十二阿哥。宠妃算什么,不过是取乐的,以色事人,没几年好功夫,之前那些还没看明白?众人纷纷称是。
而两江总督尹继善却并未参加,这个时候,他和傅恒去了太平门内覆舟山下的校场,最后安排明日阅兵之事。
尹继善,章佳氏,字元长,号望山,满洲镶黄旗人,康熙雍正两朝老臣尹泰之子。雍正元年进士,历官编修、云南、川陕、两广,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协理河务,参赞军务。早年曾为军机大臣,与傅恒在军机处结识。他一直是封疆大吏,皇帝的重臣,多次出任两江总督,视江南为故乡。继善为官,遇大事胸有主见,且敢于直陈无隐,處事公正,不妄杀人,不侵官,不矫俗,不蓄怨,不通苞苴,重视人民疾苦。百姓“每闻公来,老幼奔呼相贺”。
他虽是满人,乃前兵部尚书尹泰之子,却是科场进士出身,对汉文化勤学苦思,潜心研究,宏奖风流,爱才如命。他与大诗人袁枚是知交,其幕府招览英才,名声大著,颇得士心。这也是皇帝为何一直要他镇位东南的原因,并不像其他总督那般经常调动,汪由敦就曾经提及。尹继善有子十三人,其中多人在朝廷担任要职。
大凡久历宦途,尤其声势显赫者,多谙入情世故,巧于趋利避害,尹继善可谓数者兼具。故袁枚和诗有“身如雨点村村到,心似玲球面面通”之句,大学士史贻直闻之,笑道:“画出一个尹元长。”继善为官,清廉自持,人称其“少年封疆,以官它为家,清廉自爱。”然性机敏,为人老成,尤能窥测主上意旨,借机显示自己的忠诚与才干。皇帝南巡,他十分奉迎,将江南名胜搜访殆尽上报,并于去年奏请举行南巡盛典,一力促成了今年的皇帝南巡。
金川之战中,尹继善任川陕总督,负责调集大军粮草,更与傅恒颇有旧交。皇帝知尹继善的官场习气,曾对傅恒说尹继善沽名邀誉,好名市恩,指责其办事存“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之见”,包庇同僚和下属,并说“本朝无名臣”。富察皇后逝世后,尹继善同许多其他封疆大吏一样,因没有奏请入京吊唁或上书致哀,被降官二级。
傅恒心知这和皇帝对所谓“名臣”心怀疑忌有关,每每为他说些好话,尹继善有所闻,但傅恒已是军机重臣,自己是封疆大吏,双双都要避嫌,只默默地心存感激。尹继善如今已六十出头,和汪由敦年纪相仿,傅恒一直尊称他为“望山公”。去年初的白莲教动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