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四百万流民吃什么?(1 / 3)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建安四年底。
庞羲带着少说也有二三十万人口的东洲流民进入到了南郡的境内,得知这个消息,刚刚上任荆州刺史的程昱霎时间脸就绿了。
这些人中一小半是南阳人,他作为荆州刺史有安置流民之责。
另外一大半都是关中人,于情于理,他得将这些人先送到南阳,再通过武关送回关中。
还得给他们找地安置他们。
鬼知道庞羲的手里有多少存粮,现在连春耕都还没开始呢,更别提秋收了,这要是在他手上饿死几个,怕是自己就要被撸掉了。
不对,这……这是天子的套啊!
这帮人加上文聘那帮人,这流民数少说有五六十万啊!
我说这天子怎么这么痛快就让我做了这荆州刺史,何着是在这等着我呢啊!
这样的大事如果处理得稍有不妥,就算是不被罢黜,也一定要降职的,那天子一派岂不是白赚一个兖州?
哦,兖州的新任刺史是夏侯惇,夏侯惇……他哪是当刺史的料啊!再说天子之谋从来都是神鬼难测,如此安排必有后手。
唉~,何毕呢,何毕还要斗呢,就不能大家踏踏实实过今年太平的日子么?
想到此,程昱也是不由得苦笑连连,事实上就算是没有这么多的流民,他本人也并不如何想当这个荆州刺史,更愿意在兖州待着。
当然,这个本身也不太可能,因为他本人是兖州人,自从刘备那个瘪犊子高风亮节之后,朝中现在三互法的执行力度越来越大,已经成铁则了。
二来,像刺史、太守这种职位,本来也不可能让你在任上干太久,朝廷新出的任命是,刺史至多允许干五年就要挪地方,太守至多干八年也要换位置,甚至写进了律法,将潜规则都给变成明规则了。
可问题是不当兖州刺史,随便去京城当个别的两千石,甚至是干脆当个位比九卿的高官也好啊!清闲,有权,有地位,还没什么责任,甚至还更容易名垂青史,这不比当这个狗屁荆州刺史强么?
事儿多权重责任大,关键是恰好卡在了天子与魏公朝争的关键点上,用膝盖想也知道这个官不好干。
说真的,有时候程昱也觉得挺冤枉的,现在,满朝文武,包括曹操和刘协本人都认定了他程昱是曹操的铁杆嫡系。
可也没人来问问我啊!
老子作为一介忠臣,这天下至少排名前十的实权柱石之臣,却是还连见都没见过天子呢啊!
程昱愁啊,闹心啊,一把一把的薅头发啊。
这么多流民到底吃什么呀,总不能再整一次人肉脯吧?
事实上现在不止是程昱为此而烦恼,大半个汉朝的官吏现在都挺愁得慌。
这一年实在是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朝中但凡是个实权大臣就没有不累个半死的。
回首这一年发生的事,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一年前,天子才刚刚亲政,袁绍在北地称王,实力数倍于汉庭,又有刘表、孙策、马腾韩遂等乱七八糟的各路诸侯对朝廷的中原腹地虎视眈眈。
一年后的今天,袁绍、马腾、刘表已死,孙策被困在了荆南回不去家,刘璋……对了刘璋现在怎么样了?
算了,这不重要,也没有人关心刘璋是死是活。
但是总而言之吧,朝廷在今年真的是发展的太快了,如果不是曹操突然玩了一手养寇自重,看起来颇有一些君相之争再起的苗头,这天下事看起来好像就已经就没什么悬念了似的。
然而成年人都知道,快固然是比慢了爽,但如果太快吧,爽倒是爽,可不但累,也有点受不了。
并、青、豫、荆、幽、雍,这么多新得到的土地,没个三年五载根本消化不了,光是官员的任免及考察就已经把尚书台给累得瘫痪了。
而因战争产生的大量流民,也着实是让朝廷有点承受不住。
首先是张飞和张燕磨磨唧唧两个多月之后终于回朝了,因为在他们回师的过程中,主动加入他们的流民越来越庞大,就跟滚雪球似的怎么也止不住,袁尚倒是想拦,可哪里拦得住?
至于派兵来打,且不说曹操人虽已不在前线了,但是照样将他看得死死的,就算是张飞,他手底下也没有哪个大将打得过啊。
最终,张飞凭借出色的理政能力,给朝廷带回来足足一百多万的流民,这些流民大半都是兖、豫、司州人,原本就都是从朝廷这边逃到北方去避难的。
然后是南阳与南郡之间,因战争产生了大概二十几万流民,大半都是南阳人,为了安置他们朝廷把勋田都给换了,把南阳的勋贵们都给强行搬了个家。
再然后是庞羲率领着差不多也有二三十万的百姓经鱼腹、夷陵出现在了南郡。
对了,随着春耕的临近,张燕的太行山贼也从太行山里出来了,这人口,少说也有七八十万,百万太行贼真不是说说而已的。
另外,在刘协宽仁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之下,匈奴、乌桓、鲜卑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