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节(3 / 4)

加入书签

议论的对象。

于是,在一番解释下,徐老等人也是没想到两个人会是这样的关系,又有着这样阴差阳错的缘分。大伙儿都没有过度好奇的想法,反而觉得苏秋月和林七二人十分登对,又体恤他们年轻人脸皮薄,便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转而回归到林七这趟过来的主要目的,给他安排起了实习工作。

而在林七去报道的时候,苏秋月已经开始了她又一天的工作。

晚上,宿舍。

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以后,苏秋月才终于有时间同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见面的林七聊天。

“哥哥你被分到了xx实验室啊?那里的杨教授人特别好,不过你得注意一点,就是千万不能在实验过程中问他问题,要把问题攒起来等实验结束以后再问。因为杨教授哪儿都好,就是一开始工作就会全神贯注不能有人打扰他的。”

“今天我去实验室的时候带我的前辈有过这个,说杨教授一旦被打断就会萎靡不振一整天,让我一定小心,千万不能犯这种错误呢。”

“……”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后,苏秋月还是忍不住问了林七:“我以为你会不接受学校的实习安排呢。”

“月儿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因为现在不是已经改革开放了嘛,搞研究是赚不到大钱的。”

这个回答让林七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诚然,搞研究不管在目前这个年代来看也只能算是铁饭碗,是一个听上去名头挺大,但实际上落不上多少钱的职业,相比较在如今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可以自由买卖,个体户、万元户而言,这个职业真的不算什么。

但……

“但我已经有很多很多钱了,我不需要再赚大钱了。”林七无比认真地同苏秋月说道,“而且,在来到这里见到你以后我才知道,选择接受学校的实习安排这件事,才是让我赚到最多的决定。”

——因为,有你在这里。

情侣之间的话其实也讲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说一半留一半才最是令人缱绻的。

因为他说,她就懂了。

“林研究员,欢迎你加入研究所。希望有一天能在我的实验室里见到你。到时候,我也会告诉你在我的实验室里应该要遵守的规则的。”苏秋月这样回答道。

林七:“那是我的目标,也是我的荣幸。”

……

时光匆匆过去,转眼时间就来到了1981年的秋天。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苏秋月带领着她的团队一点点完成了关于“‘红星一号’发动机自主研发与制造’项目中所面对的75%的难关。

他们完成了多转子的研发,将“红星一号”的制造工艺定位为三转子工艺,为发动机设计方面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像是风扇转速、风扇直径以及函道比等等方面的设计都得到了一定的减轻,并且还能够让低压压气机的转速不受风扇的肘制,得意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动机工艺,并为了追求风扇叶片能够拥有更高的转数、高大的机械强度、更长的叶片、更轻的重量的制造,他们自主研发了钛合金薄板这种材料,通过活性扩散焊接的方法而解决了发动机动力问题。[5]

不光如此,苏秋月还攻破了离心式压气机和轴流式压气机的搭配比例,研究出了更适用于发动机运转的组合压气机,并且尝试出了环形燃烧室的制造,虽然工艺略有些简陋,但原理却已经掌握在了华国的手里。

在苏秋月的带领下,尽管他们还没能将所有问题都一一攻克,没能真正完成发动机的制造。但仅凭这些,就足够华国在国际发动机的研究上迈进了一大步。

而现在,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完成最关键的涡轮,也就是涡□□和涡轮叶片的制造。

别看进度条已经拉长到了四分之三的位置,可越是最后的关卡才最是难以攻克的。

“……涡轮叶片和燃气导向叶片会成为燃烧室中高温高压燃气产生过程中直接遭遇冲刷的部分,所以它的制造必须得是极耐高温材料,而对于这个材料我建议可以使用之前已经被研究出来的高温合金进行尝试制造。但光靠它自身材料的耐高温能力还是有些不够谨慎,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进行对材料表面进行渗透、涂层的方法,以增加它的耐高温程度。”

面对众人的疑惑,苏秋月将自己早在之前大伙儿还都在忙着研究压气机的时候就已经利用系统空间的存在着手研究出来的“关于涡轮叶片和燃气导向叶片如何能够耐更高温度”的方法,也就是——“气体渗透法”

所谓气体渗透就是用金属蒸气来对叶片进行“蒸煮”在“蒸煮”的过程中各种合金成分会渗透到叶片的表层当中去和叶片表层紧密结合并改变叶片表层的金属结晶结构。[5]

苏秋月在同在场的同事们说明、解释了必须要保证耐高温材料的原因,并得到众人的支持与赞同以后,在场这些因不久前完成了环形燃烧室制作工艺,而休息了几天的团队成员们就开始寻找状态,准备新一轮,也会是他们这个项目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