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五章 外来生物入侵(1 / 4)

加入书签

其实吴放歌听见了那郑雪雯在后面喊他,故意躲了而已。红颜祸水还是越少越好啊。

第二天早晨吴放歌起床,伸着懒腰往窗外一看,正好看到楼下昨晚的那个郑雪雯被一辆军车接走了,牌照是前指的,又想起刘干事在通知他给他报二等功的时候,说还有作家采访。难道就是她?

“我现在确实不方便被采访啊……”吴放歌自然自语地说完,开始洗漱,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珍珍的身体恢复的很快早餐也是到楼下餐厅吃的,当然了,陶夫人一直旁边伺候着。

在早餐桌上陶玉书笑着问吴放歌:“小吴啊,这几天怎么打算啊。”

吴放歌也笑着回答说:“四处走走呗!不满你们说,我当了差不多四年兵,这还是第一次来昆明哩。”

陶玉书说:“那好啊,等会儿我去借个车,咱们好好放松放松。”

陶夫人有些担心地说:“珍珍还没好呢。”

“这个嘛……”陶玉书有些犹豫不定了。

吴放歌马上接上说:“珍珍身体不好,那今天就算了,反正来ri方长,又不在这一天两天的,在房间看看电视也不错。我呀,也实在难得轻松几天。”

见吴放歌这样懂事,陶夫人暗自欢喜。这就是做母亲的和做父亲的区别了。刚开始的时候,陶夫人看吴放歌的眼神就像是要吃人,可现在的态度却渐渐升温了,不像陶玉书,虽然口气有所缓和,但依旧不温不火,十分的理xg。

珍珍小心翼翼地看了吴放歌一眼,后者给了他一个温和的微笑,这似乎给了她勇气,她放下筷子说:“嗯,我想出去。”

陶夫人嗔怪说:“珍珍……”

“我要去!”珍珍说。

要不怎么说女人有时候是不讲道理的呢?只说要或者不要,理由什么的,从来不讲。

陶玉书用询问的目光看了一眼吴放歌,吴放歌立刻会意,说:“要不咱们今天走近点儿?就去翠湖看看海鸥。”

陶玉书‘嗯’了一声,表示同意,然后与其是对珍珍说,不如是对陶夫人说:“出去走走也好,天天躲在房间里哭,好人也给哭坏了。”

陶夫人见自己一下成了少数派,虽然心疼女儿,可也只得答应。

饭后陶玉书果然连小车带司机一起借了来,还外带一架照相机。‘一家人’就出发了。

昆明翠湖公园的海鸥和长联是昆明的著名风景点……

‘一家人’凭栏眺望湖景,又拿手里的面包饼干一类的食物,投喂海鸥和水里的游鱼,正兴起时,陶夫人忽然捅了捅吴放歌,然后朝珍珍那边努努嘴,吴放歌侧目一看,原来珍珍投喂海鸥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少女微笑。

“呼吸点新鲜空气果然有好处啊。”吴放歌暗道。

就在这时,忽然陶玉书说:“太不像话了!”

众人诧异,齐齐望向陶玉书,只见陶玉书指着前方说:“你们看。”

吴放歌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原来是几个游客拿着穿了鱼钩的鱼线,正叹着身子在翠湖里钓鱼。这翠湖里的鱼常年被游客喂养,根本不怕人,因此上钩率相当的高。

“怎么就没人管!有关部门都干什么去了!”陶玉书生气地说。

陶夫人一旁劝道:“老陶,算了算了,这又不是你的一亩三分地……”

陶玉书固执地说:“不行,这事儿得有人管。”他说着,迈步就要去,吴放歌眼疾手快,一把拉住说:“陶叔叔,谁说人家没人管呐,你看那儿。”

陶玉书定睛一看,在就那几个钓鱼游客不远处不引人注目的一个拐角,伸出一个长长的摄像头来,周围还有几个工作人员。

“那多半是电视台的。”

“唔……”陶玉书满意地说:“这还差不多。”

说话间,那几个电视台的人已经开始行动,一个美女拿着话筒在前面,就要找一个钓鱼的采访,后面摄像机紧跟着。那几个钓鱼的哪里敢接招?个个掩着脸夺路而逃,更没有一个敢接话的。然后那个话筒美女就站在摄像机前做播报。由于距离远,也听不清她在说什么,另外还有个皮肤稍黑的美女站在摄像机旁,看样子是做策划的。

吴放歌没看到这两人还好,一看见,顿时眼睛一亮,说了声“陶叔叔,你们等等我。”说着跑的跟飞一样,朝着电视台的那几个人就去了。等他赶到,那几个电视台的人已经忙完了手中的活儿,正准备去下一个场,却被吴放歌截住。只见他和那两个美女有说有笑,指手画脚,最后干脆把军装脱了,然后背对那两个美女弯下腰。那两个美女倒也大方,拿出笔来,就在他的白衬衣上龙飞凤舞的写了几个字。然后吴放歌又穿上衬衣,又是握手又是笑的,和那一行人告别,满心欢喜地往回走。

“搞什么名堂。”陶玉书嘟囔说。

“那是夏冰和王娟,很出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珍珍说:“好多当兵的都喜欢他们,那个夏冰好像以前也当过兵,就在三总站。”

陶夫人不满意地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