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 小吃车(1 / 2)

加入书签

吴放歌打好主意后就去找何海珍,果然一拍即合,因为这事做得成,她能赚一大笔,若做不成,她也没什么损失,不过是ng费点口水和色相而已自此后吴放歌和何海珍便先缠上了方军,方军一开始还装假正经,但是禁不住他俩的软磨硬泡,又听了吴放歌的计划,觉得有利可图,于是就和他们一起去算计韩主任,首先从吃一顿饭开始,把韩主任也拉下了水

通过这件事吴放歌感觉到,韩主任这种人实在是太好对付了,夸张的说,用百元大钞穿在鱼钩上就能把他给钓走喽,倒是方军是个脑子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的清清楚楚的,吴放歌要想吸引他,又要对计划有所保留以防万一,真的很费脑子不过付出总算是有所回报,现在他、何海珍、方军还有韩主任算是在一个利益共同体上了,不过其中主要做事的责任全落在了吴放歌和方军身上,只怕这段时间又要渡过许多的不眠之夜了

首先发难的是方军,他抓住联合和执法分队粗暴执法的事情不放,进行了详尽的调查,证明该分队有违纪行为若干:做了,韩主任都亲自去医院向阿梅的父亲赔礼道歉和慰问,并表示所有住院费用都由联合和执法办公室负责;那个分队长更惨,一天三遍的往医院跑,赔情道歉什么都做了,就差没给阿梅的父亲跪下了,弄的这家人都不落忍,阿梅私下对吴放歌说:“算了把,本来我爸就没受多重的伤,现在找个好工作也不容易”

吴放歌摇了摇头不说话,现在时态的发展已经大大的超出了早先的计划,这个分队长是注定要被牺牲掉的,他不牺牲,别人就没有办法发大财,他要怪就怪自己平时太跋扈,不过是个小小的分队长,却以为自己天下无敌,这种自以为是的家伙倒霉都是迟早的

方军接着这个机会整肃联合和执法队内部纪律,以便树立自己的威信,好早日取消职务前面的那个‘副’字,而且下一步的赚钱计划也指望着这次整肃呢

在方军大力整肃联合和执法队的内部纪律的同时,韩主任调动所有的笔杆子也参与了这次行动,他们先是利用新闻宣传大力宣扬联合和执法办公室秉公执法,一心为名,绝不护短的事迹,然后利用官方调研文章和市民调查问卷来探讨如何将执法与服务,惩处不法商贩与保护合法经营有机的相结合,韩主任也亲自上阵写了几篇文章,并向市政府递送了相应的执法改革提案,得到了市府的肯定,并并指示‘步子可以迈大一点’于是吴放歌一干人的步子真的就迈的大了起来

首先要继续深入打击不法商贩,严管重罚,另一方面又开了一个口子,通过联合和执法协调,简化工作程序,打着方便群众办事的旗号,一推一拉,逼着无数无证经营的小商贩纷纷涌向各个办证机构,用省吃俭用的钱换来了一张张合法经营的证明另外就是卫生规范的小吃车的适时推出,这一大笔生意主要落到了阿梅父亲和一干老兄弟的头上,吴放歌又让舆论宣传紧紧的跟上,就这样,在联合和执法百日专项行动的总结大会上,韩之人一干人胸带大红花向市领导做了总结汇报,对外称这事一个重大的执法理念转变之后的重大成果,在实际效果上,既打击了不法商贩,又保护了合法经营,还支持了若干下岗工人的创业行为,可谓的一举多得

其实还有一得他们没有再汇报材料里写出来,那就是他们每个人的腰包里都多出了六位数的大钞

虽然中后期有不少人跟风,但是只有阿梅父亲的小制造厂和另外一家餐车制造厂(据说是韩主任的私人部队,但是韩主任不承认,说那是‘上头’某人的)是官方认可的‘正规厂家’外,其他的只能偷着做生意,因此大部分的油水还是先流到了阿梅父亲的小厂里,然后才分流的

吴放歌和何海珍只操纵了部分舆论导向和公关工作,但收入也不比其他人底,分赃结束那天,何海珍的脸笑的跟一朵花一样,半嗔怪地对吴放歌说:“真搞不懂你,你这么能干,干嘛还跟我弟弟抢五局的工作干什么……”

吴放歌笑着说:“你一开始不是也问我管小吃车的的事儿干什么?”

何海珍听了笑着走了

其实整个事态的发展让吴放歌都觉得太顺利了,原来赚钱和赚人脉是可以同时进行的,现在在那顿晚饭上成立的利益共同体成员,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方军终于扳正,韩主任也赚了一大笔退休金,其他所有人多少也有所得,只有一个人倒霉,就是那个联合和执法的分队长,背了处分,被调到乡下工商所去了,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说不出的悲凉

凡事最关键的不是如何做成它,而是在什么时候停下它,这就是所谓的见好就收,吴放歌虽然此时还不过是公安局的一个临时工,但是他深知资讯的重要性,同时也竭力的去搜寻分析资讯在联合和执法百日专项行动即将结束的时候,吴放歌就发现了金乌市小吃车已经趋于饱和了,以后成品车的销售将大大的滑坡,以后的生意最多也就剩点修修补补的事了,是时候该收手了,一来油水不多了,二来也应该给别人留一口汤,不然就会出现副作用了于是吴放歌又找到方军、韩主任等人碰了一下头,方军精明,立刻就同意了,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