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二章 扩大经营(1 / 2)

加入书签

阿梅眼睛一亮,因为最近靠近年关,既找不到活儿,也招不到散工,虽说还有些积蓄,不至于挨饿,可毕竟是劳作惯了的人,闲不下来,于是就对吴放歌说:“烧烤是夜间生意,你晚上忙不过来,不如我入股怎么样?”

“好啊”吴放歌笑着说“你能出多少?”

阿梅说:“我的钱都是爸妈管着的,我自己有……300多私房钱……”

吴放歌笑了,说:“那你就是董事长了,拿来”他说着,对着阿梅伸出了手

“现在就要啊”阿梅好像没什么准备“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钱呀”

吴放歌又问:“那你带了多少”

阿梅说:“就带了三四块……早饭前钱”她说话的时候,脸红扑扑的,挺可爱

“三四块也给我”吴放歌的手一直没有收回去

阿梅有点儿不太乐意,心说放歌怎么一下子变财迷了?但还是从口袋里掏出三四张皱皱巴巴一块钱的票子,递给吴放歌

吴放歌笑了一下,毫不客气地把钱收了,说:“行了,算你入股了”

阿梅老实地问:“那后续的尾款什么时候给你?”

吴放歌装糊涂说:“尾款?什么尾款?”

阿梅说:“刚才那是定金了,入股的尾款呐”

吴放歌笑道:“就这么个小摊子,赚不赚钱还说不清,啥尾款呐,就是想骗你请我吃顿早饭而已”

“哎呀,你真坏!”阿梅这才知道被捉弄了,狠狠对着吴放歌的肩头捶了一拳

有了阿梅帮忙,吴放歌的工作效率又提高了不少,后来阿梅又拖了朱雨露来打散工,开始的时候她还不愿意来,后来还是期期艾艾的来了,虽说心里还对吴放歌有想法,不过也清楚地知道了不可能,退而求其次,能天天看到情郎到也不错

吴放歌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才弄烧烤摊子的,之前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细致的观察,而观察的时间就是去菜场上班前的那一两个小时

这年头流行跳国标,城里的几家舞厅几乎每晚都是满场,而散场的时间大约都是夜里12点左右,折腾了一晚上的红男绿女们难免会肚子饿,这就创造了一个小小的供求市场

通过观察,吴放歌发现‘奔月’歌舞厅的小吃生意最为火爆,有麻辣烫、酸辣粉、粉子醪糟、担担面和羊肉串儿,惟独没有综合性地烧烤食品摊儿,这算是个空白点了,更有一点尤其重要,那就是这帮小摊贩全是无照经营,要正规起来也得三四年后了这些小摊贩目前是真正的自由经营,唯一担心的就是工商局的夜间巡逻队,这支队伍就是后来金乌市城管的前身然而这个时候巡逻队的执法也是很宽松的,只要你不是占道经营,也就是说不把摊子摆到街边的马路上,一般也是不管的,不过做小生意的人都想拔得头筹,占个好位置,所以想不占道都难,这个时候巡逻队一出现,大家就纷纷把摊子往上面的便道搬,于是巡逻队又得了一个绰号,叫‘推土机’

既然不需要执照,每天只需交两块管理费,那么在正式参加工作之前,卖卖烧烤,多做一点原始积累没坏处

虽说‘奔月’歌舞厅门前的摊位没有专门部门进行划分,但是在各位小摊贩长期的生意往来中,已经有了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推土机来之前摊位在哪儿,推土机来之后摊位在哪儿,都已经有了约定,此地又生意火爆,摊贩众多,唯一的空地就是靠近厕所的那块儿,也正是因为靠近厕所,所以没人愿意往哪儿摆摊儿,而吴放歌看中的,恰恰就是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虽然靠近厕所,却也自有它的优势,一是地理位置好,没什么人抢这块地方,也不怕推土机骚扰,二是用水方便;吴放歌又用彩条布和捡来的木条做了一个简易隔断,这样一来,就把‘厕所烧烤’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吴放歌摆烧烤摊儿,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卖羊肉串儿的其实那些卖羊肉串的又有几个卖的是真羊肉?大多是瘦猪肉抹羊油而已,而且品种单一,就一个肉串儿,相比之下,吴放歌的烧烤摊儿就像个百货商店了除了烧烤,在阿梅的强烈建议下,他们又弄了一个砂锅,用慢火米汤细细的煨熟了,做砂锅卤鸡蛋

虽然是小摊贩,但是吴放歌坚持一定要卖相好,像那些黑糊糊的茶缸子之类的调料瓶啥的是最要不得的,他的摊子,顶上有刷的干干净净的彩条布遮尘,每天出摊前,从炉灶到锅碗无不擦的白亮白亮的,甚至还做了一个招牌,上书四个大字‘阿梅烧烤’“要建立品牌意识啊”吴放歌说

原本阿梅要用‘放歌烧烤’这四个字的,但是吴放歌考虑要做烧烤的话,从字意上看,阿梅要比放歌更合适,而且自己无论好坏,几个月后就能分配工作,摆烧烤摊子一类的事儿,毕竟没打算做得长久

刚出摊子的时候,原来的‘土著’摊贩对吴放歌都很热情,一则是看他长的就不像个做小摊贩的样子——太干净了;二来见他既不占道,就把摊子支在厕所附近,都觉得他做不久,所以就以热情表示同情,可不过一个星期,他们就发现自己错了

阿梅烧烤用品种打败了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