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节(2 / 4)

加入书签

是苏家的传家之宝,旁人想喝也没有,苏家这一辈出挑的姑娘中,只有苏笙自己和阿澜姐姐喝过,月莹都没有机会尝到。

宫人端了托盘,躬身站在她的面前,玉碗里盛满了焦褐色的汤汁,苏笙犹豫半晌,最终还是没有接过那盏浓汤。

“我闻民间诗言,‘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若太子以真心待我,即便我不喝这些殿下也不会嫌弃我,若他只看重我的容貌,无论我喝与不喝,殿下总有一日会失去兴趣,他也……不会为了这一身皮囊回心转意的。”

苏笙本想说殿下也不配她去真心喜欢,但东宫毕竟是东宫,她不过是他亲身父亲妾室的侄女,这话叫有心人听见了,难免会传到太子的耳朵里,两人会生出些不必要的嫌隙。

她的阿娘生得也很美,可是一旦阿耶那阵新鲜劲过去了,他还是会去别人的身上寻求慰籍。变心就是变心,非药石之力可以转圜。

汤药只能让人的面容变得更加精致,却没有换头的效用。太子之所以待她好,不外乎她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但如果他只在意她的外在,会因为她喝了这东西,便一生都痴迷这一副面孔吗?

这汤是在女子初潮过后服用,使女子肌肤幼嫩,异香绕体,但是月信渐稀,逐渐不能生育。

如此行事该是妃妾邀宠的办法,而不是正妻的事情。如果可以选择,哪个皇后不愿意生下自己的孩子,而是辛辛苦苦维持大半辈子的容貌,临了替妃妾的儿子做嫁衣裳?

苏贵妃是没有孩子的,秦皇后在宫中的势力根深蒂固,贵妃便是有子也不可能继承大统,她只能依靠邀宠保全自身,有异香加持外加没有月事困扰,使得苏贵妃独占英宗的龙床,夜夜依偎在皇帝的胸口,阻止其他嫔妃侍寝。

英宗贵妃虽然失去了昔日宠妃的荣光,但她在锦绣殿仍是说一不二的主人,半夜候在此处,还被自己悉心教诲的侄女指摘,一时也失去了哄人吃药的兴致。

“四娘子,你未免也自视太高了些!”英宗贵妃不好掌掴她的脸,只叫她一直跪在地上,不许起身,“难道苏家中便你清高出尘,我和你阿澜姐姐就是以色侍君的主吗?”

“阿澜比你读的书多,更明事理,她养在我身边时何曾说过你这种混账话?”她吩咐宫人把碗放在苏笙的发顶,“陛下因为苏氏献玺的功劳而择了我家姑娘结亲,要是阿澜还活着,也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何须四娘子在这里假清高!”

宫人们知道贵妃是很爱惜四娘子这张脸的,小心翼翼地将玉碗放在苏笙头顶,暗自祈祷这汤可千万别流下来伤到姑娘的肌肤,否则等这对姑侄解开仇怨,不知道娘娘要有多心疼。

头上顶了满满一碗汤水,苏笙的颈项不自觉地弯了一下,人生气的时候总会找出一个优秀百倍的同龄人与她相比,姑姑也不例外。

苏澜确实是明事理,可那是因为那时宫里新来了一批秀女,英宗对姑母的恩宠稍减,贵妃便想培养阿澜与她同侍英宗,与秦后分庭抗礼,阿澜知道自己以后会成为英宗的妃嫔,自然是姑姑说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

苏澜和自己的继母妹妹没有什么仇恨,甚至被接进宫之前还耐心地替她梳了发髻,把自己不能带进宫的东西分给了几位不同母的妹妹留念。

苏笙那个时候已经知道苏家能有现在的富贵,全是仰仗着在宫里做宠妃的姑母,瞧苏澜能入宫陪伴姑姑还有几分羡慕,“阿姊,这些东西都分给我们了,你以后回家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以后大概不会再回来了。”记忆中的阿姊神态安宁,看不出喜悲,只是看出自己这个嫡妹很羡慕自己能去到这座锦衣玉食的宫殿,“阿笙,我们家里没有能建功立业的男丁,但只要我和姑姑在宫中长长久久地得宠,你将来不必学我,而是会像那些豪门女郎一样,嫁一个好人家。”

然而苏澜还没有等到承宠的那一日就已经香消玉殒,她现在跪在阿姐曾经住过的锦绣殿,学她学过的媚术,喝她喝过的汤药,即使圣上玩笑着要替太子讨她做李氏妇,但算到如今,她也不比阿姊当年好上半分。

疼惜 阿笙是我最疼惜的孩子

她静静地顶着这碗药汤,有时身子控制不住地摇晃一下,有漾出来的汤汁顺着碗沿流入女子青丝之间,过不多时,苏笙的额头多了一道焦褐色的痕迹,汁水渗进她的肌肤,让一个绝色的美人变得滑稽起来。

英宗去世以后贵妃的脾气坏了许多,贵气养人,她得宠的时候日子过得舒心,人也大度开明得多。

等到今上登基以后,对她也只是衣食用度供给如旧,但不许这个先帝旧人总在后宫走动,表面上是皇帝为了褒奖她的识时务,特地下旨,恩赐苏氏不必效仿高祖嫔妃入寺庙为先帝祈福,仍将她荣养在宫中,但实则与文皇帝幽禁长嫂郑氏相似,圣上要得一个好名声,还不忘让人盯着她。

英宗贵妃说得够了,见药汁渗进了苏笙的肌肤,又有些不落忍。

她亲手取下苏笙头顶的玉碗,叫宫娥拿丝帕在温水里拧了,替侄女擦拭那额间的污渍,原本的热汤都已经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