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拼搏年代 第383节(2 / 3)

加入书签

头往回走,出大学城去洛庄路口,那边已经变成了大工地。

不光市里,连省里都派人下来了,因为第一个殉葬坑出土的文物,就震动了全省考古界。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范教授和带队的另一位专家,在一大堆金饼出土之后,领着人加班加点的工作,顺利清理荒土丘下埋葬的几个殉葬坑,不仅仅发现了金银青铜器皿,还发现数枚封泥。

这些封泥上大多刻着吕大官印、吕大官承、吕内史印、吕大行印的字样,以范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推测,墓地肯定跟汉代吕国有关系。

吕冬听马明所说,根据史书记载,汉代被封的吕国只有一个,建于公元前187年。

范教授等专家初步断定,墓主人应该是吕后的亲侄子、吕国国王吕台。

到底是不是,还不能确定,但就现有的发现,足以引起无数历史界专家学者浓厚的兴趣。

不要小看专家们的力量,哪怕是考古这个行当。

尤其经过勘查,这个墓葬单单殉葬坑可能就有30个以上,占地几十亩,洛庄北边耕地几乎全部囊括在内。

想想当年的郭沫若开皇陵,就可以知道专家学者们的热情有多高涨。

青照的领导们也很重视,包括一把手在内多套班子的领导,都去现场做过调研。

要是真的有所发现,青照的名字无疑能传遍全国。

如果能出土些了不起的文物,说不定古人能拉动今人的社会经济发展。

这也不算啥稀罕事,现成的例子比比皆是。

来到洛庄路口,这边地上正在设立围挡,几百亩地都要圈起来,上面补偿很快就会到位,几十人的队伍正在里面忙忙碌碌。

吕冬下了车,拿出范教授给他开的条子,顺利进入围挡里面。

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吕冬在一个帐篷里,找到了马明和范教授。

“来了!”范教授主动跟吕冬打招呼,现在是越看吕冬越顺眼:“吕冬,吃了没?”

吕冬说道:“吃完过来的。”

马明给他搬了个马扎过来:“坐,条件一般,将就会。”

吕冬坐下,见到马明和范教授兴致极高,好奇问道:“今天又有新发展?”

范教授点点头:“今天大致确定了主墓室的位置,按照我们对墓主人的推测,主墓室内可能会有金缕玉衣和黄肠题凑……”

金缕玉衣吕冬听说过,大体上也知道咋回事,黄肠题凑就搞不懂了。

但他也没问,这些专业性的东西,问了也没啥用。

有老师在这里,马明倒是不大说话。

因为发现这个地方,跟吕冬有直接关系,范教授也多说两句:“多年得经验告诉我,这次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

马明生怕吕冬听不懂,解释一句:“已经发现的物品,足以证明这座墓葬的高规格。”

吕冬最好奇的是另一个是:“不会真是吕后的侄子吧?”

小时候听过不少评书,汉初一些名人,吕冬多少知道点,吕后的名字堪称如雷贯耳,比如传说吕后干掉韩信等等。

真要是吕后的侄子,那也算是一位历史名人了。

洛庄汉墓已然被发现,吕冬这些天里,前后思量过不少,这时问道:“教授,如果这里能出土震惊全国的文物,或者有其他重大发现,是不是能建造博物馆?”

新设想新计划

建设博物馆这种事,一方面得到政府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要看专家们的发现研究和提出的参考意见。

按照国内的惯例,有重大考古发现的地方,一般都会设立博物馆。

比如青照这边,就有著名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和黑陶博物馆。

尤其后者,商业化比较成功,复原古法烧制的黑陶,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远销日韩和东南亚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算是青照除了大葱意外,不多的能真正走出国门,打开国际市场的特产。

黑陶产业,养活不少人,也带动一大块地区的发展,就连青照第一风景名声墨泉公园内,都专门留出区域,建了一个黑陶展区。

范教授是这个行当的专家,说道:“按照惯例,如果这里有重大发现,肯定会就地设立博物馆,发现越重大,博物馆的规模和规格自然越大。”

吕冬又问道:“如果出土重要物品,青照能不能留下?”

“这个我就不好说了。”范教授只能举现成的例子:“马王堆出土的文物震惊全世界,每天去看的人数以百万计,当地虽说建立了规格很高的博物馆,但最重要的文物,都保存在省博物馆里面。”

吕冬笑了笑:“真有重要发现,留在青照不容易。”

范教授常年研究民俗和古建筑,又给一些古城古建筑和博物馆建造之类当过专家顾问,不难想明白吕冬的意思,说道:“这个还要看你们当地政府部门与上一级沟通的结果。”

马明也猜到吕冬的意图:“你很热衷于家乡建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