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5节(2 / 3)

加入书签

章见了哈哈大笑起来,大手拍着他的肩膀道:“还愣着做什么,快接过去呀,难道还要我们帮你扛下山不成?”

男子低着头跪下,哐哐给赵含章磕了两个头,这才起身抬手抹掉眼泪,上前接过狍子。

亲卫本来想替他扛下去的,但见他冷得瑟瑟发抖,想了想还是把狍子给放到他的肩膀上了。

扛上了猎物,男子兴奋之下,觉得扑在身上的寒风不那么冷了,走了一段后身体更是热起来,他脸上便不由带出了笑容,一边走一边夸赵含章:“大将军真厉害,一进山就能猎到这么多猎物。”

赵含章笑道:“运气好罢了。”

芦村

芦村就在山脚下不远处,大约五里左右,是在一个废弃的村庄边上建起来的。

旁边是倒塌的旧村,泥墙和木头混杂的塌在地上,不远处则是用砖头、泥土和茅草混搭起来的低矮房屋。

虽然洛阳周边开了好几家砖坊,但产能远远供应不上百姓所需。

毕竟,需要安置的百姓太多了,而除了百姓外,军营也需要建设。

为了渡过冬天,即便是茅草屋也要先上,所以除了最开始一拨流民还能互帮互助建起砖房,后面绝大多数都是茅草屋了。

这个先建的芦村呢,因为不远处有一条河流经过,赵含章看了一眼,应该就是从山里那条小溪流出来的水,在这附近还形成了一个大池子,过了池子才又顺着河道流出去。

河边和池边有很多的芦苇,所以循了旧名叫芦村。

这是赵含章记忆里的信息,更多的就不知道了。

但赵正这个洛阳县尉知道啊,他挤到赵含章身边,在她耳边道:“三姐姐,这个村子一共有六十二户人,一百零六人。”

赵含章一听蹙眉,“怎么一户连两口人都没有吗?”

赵正“嗯”了一声道:“很多人家都只活下来一个,知道朝廷会分地,所以就不愿与人合户了。”

他指着那惟一一栋砖石结构的的房子道:“那是他们的村老家,我记得叫韦献,有余资,所以才建起了砖石房。”

赵含章点头,赞许道:“记性不错,走,我们去看看。”

她招呼大家都跟上。

还未进村,鲁四就扛着狍子先跑到了前面,站在村口叫了几声,一会儿,好几家的门口打开,有人缩着脖子摇摇晃晃的往外来,猛地看见村口有这么人,吓得立即缩了回去。

鲁四又叫了一声,见大家不敢出来,就喊道:“大家别怕,这是大将军,大将军还给我们送了一只狍子。”

一听说是赵含章,立即有人把脑袋伸出来看,看到站在人群中的赵含章,眼睛瞬时发亮,立即跑了出来。

“是大将军,是大将军!”

立即有孩子转身往村里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大将军来了,女郎来了,大将军来了——”

走出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都围了过来。

曾越他们放下了猎物,正围在赵含章身边小心戒备着。

赵含章笑吟吟的问他们,“在家里干什么呢?”

村民们立即七口八嘴的回道:“在屋里烤火呢……”

“在屋里吃东西……”

有一个须发皆白,眼已朦胧的老者热情的问赵含章,“将军可用饭了吗?不知寒舍可有幸请将军一顿饭。”

赵含章笑道:“未曾用饭,我看天色已经不早,所以带人来和你们借火和锅子的。”

赵含章看向曾越。

曾越立即去马那里拎出来个小布袋来。

赵含章正要交给老人,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干净青年就跑了来,从人群后面挤进来,连连鞠躬道:“不知大将军光临,小的有失远迎。”

这人和村子里的人大不一样,因为他的衣裳虽是粗麻布,却是完整的,脚上穿的是布鞋,头发梳起来,很干净。

跟在他身后跑来的两个青年和一个妇人也是差不多的衣着,村民们下意识的给他们让开了路。

赵正道:“这便是他们的村老韦献。”

赵含章上下打量看上去还没鲁四年长的韦献,看向赵正。

赵正冲她微微点头,赵含章脸上就露出浅笑,颔首道:“不错,长得壮实,今冬可服役了吗?”

“服了,”韦献骄傲的道:“我家出了两个役丁。”

赵含章惊讶道:“竟出了两个?不是一户只要求一个吗?”

韦献道:“额外出的有足额的工钱拿。”

赵含章立刻表示明白了,这是为了赚足额的工钱,赵含章满脸赞许,手中的布袋一转,就塞进他手里道:“你既是乡老,此事就托付给你了。”

赵含章笑道:“还请给我们找几口锅来,再给我们一些木柴,找个空地让他们垒个灶台。”

韦献连忙要将布袋还回去,“大将军来做客,是芦村的无上荣耀,怎么能让大将军出粮食呢?村里招待大将军的米粮还是有的。”

赵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